倚天傲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们虽然财力远不及大盐商,但作为地头蛇,长期以来,一直与几乎全是外来客的大盐商博弈,而且,似乎还并不太落下风……
作为两淮锁钥,盐运重地,扬州这个地方,富商大户多如过江之鲫,但论起实力来,最厉害的那拨,当然非盐商莫属了。
不过,盐商也是有大小之分的,众多的小盐商并不一定比别人强,只有少数几家总商,才是真正的大玩家……
这个时代的盐业制度,采用的是灶户个体经营为主的模式,作为匠籍的一个分支,众多灶户是最底层的那拨人,他们无田可种,专门承担官府摊派下来的盐课。
由于盐场众多,为了“方便管理”,官府在众灶户之上,又指定了一些场商作为总领。
这些场商拥有垄断的特权,残酷剥削灶户,他们以极低的价格,从灶户手中收购食盐囤积起来,再以事前商定的价格,转交给运商,赚取第一道利润。
而运商向场商买进食盐后,便集中运到扬州,凭盐引贩往指定的销盐区,他们在食盐的流通过程中,起着产地与销售地之间的桥梁作用,赚取第二道利润。
而处于最上层,经济实力最雄厚的那一拨,便是总商了。
凭借与官府的密切关系,总商是盐商中的巨头,他们赚钱最轻松,往往只需干一件事——将盐引转卖给运商……
明初时候,食盐尚可以自由贩卖,后来,为了解决边军的粮荒问题,老朱便效仿宋朝的茶引制度,设立了“开中法”,借以吸引商人们从内地运粮给边防军,然后发给引票作为报酬,让商人回产盐区领取食盐转卖牟利,这个引票,就是盐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