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捷沈北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心理学上,认为这是一种收藏癖。这种人会无法控制的去搜集某类东西,以满足内心对其难以抑制的渴望。”
顾新城说到,“其实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它被视为一种强迫症,一般并不会造成麻烦。但在极端的情况下,患者会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伤害他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那就是一种危险而扭曲的心态,以至于诱发犯罪。”
在了解匡海杰的成长经历,特别是十七年前的旧案之后,顾新城的心中对他就有了一个基本的人格画像。这人非常敏感,既见不得别人犯错、也不容自己出现一丝的纰漏。简单来说,就是待人严苛,对自己也要求甚高。精神时常处在紧绷状态。
”可动物标本也好,仿真模型也罢...说到底,不都是些死物吗?要是他真喜欢那些动物,为什么...不直接养几只就好了?非要给人弄死,做成标本后又宝贝得不行呢?”
“这些标本,是已经死去的生命,它们看起来再凶悍,也绝无反抗或伤害到他的可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些在常人眼中冰冷的、毫无生气的标本,可能是匡海杰最好的朋友们。就比如向卉的邻居东东,看待他的龙猫“乐乐”一样。面对用它的尸体制成的标本,也并不会害怕它、或是觉得它恶心、不敢亲近了。”
顾新城认为,匡海杰一直在想办法“建立自己的强大”。
十岁被父母从国外带回国后,匡海杰一直没有适应新环境,在学校里也没什么要好的朋友。他很希望能够再回到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环境中。并对自己的兴趣与学业,有了明确的规划。
可惜的是,他的家庭氛围其实非常保守。
父亲匡世初是典型的报喜不报忧,一直向孩子们隐瞒着自己的病情。当初他极力反对儿子到英国读书,却没有跟他好好谈过心、解释自己的理由与苦衷。
受到打压的匡海杰十分痛苦,却无力反抗。父子两之间的误会与矛盾,也不断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