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墨成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预热后的原料被连同料箱一起转移到下层再次加热,一般来说,只有三米以下的料箱才能被加热到足够的温度,三米以上的料箱无法被加热到足够的温度,只能用来当做预热区。
这种窑炉生产效率不高,只能一窑一窑的加工,加工结束后,鼓风设备继续吹入冷空气,将炉温冷却下来,进行取料,移箱,装料工作。
煅烧后的材料,再次经过粉碎,加入石膏粉混合后,就是波特兰水泥了。
水泥生产中,原材料的配比也非常重要,配比不合理,就会生产处劣质水泥。
不幸的是在这位网络写手粗略的资料中,并没有具体的水泥原材料配比数据。
不幸中的万幸是,这份描述水泥发展史的材料中有提到,波特兰水泥最初被发明时,质量很不稳定,在后续的改进中,发现是由于材料配比不合理,当水泥材料配比中石灰石的成分太多,导致煅烧后的水泥中如果含有石灰石的成分,得到的水泥就容易开裂。
根据资料中这些有限的材料,陈宪经过反复试验和测试,才最终确定了水泥原材料的正确配比。
陈宪设计的这个水泥生产线,生产的水泥质量倒是不差,就是产能不高,一个大炉子,二十四台水碓,六个碾槽,平均一天下来,也只能生产几百斤的水泥,效率实在低的可怜。
好在,一台水轮机可以通过长轴带动四台水碓和一台碾槽,这个水泥厂只占去了六台水轮机,要不然陈宪还真舍不得修建这个水泥厂。
陈宪之所以要修建这个水泥厂,是因为青崖河那边灌溉系统的水闸,必须用到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