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碧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嚯,你倒是谢起我来了。她多半可能是我妹妹,你不仅数度救了她,还令她沉冤昭雪,本宫谢你还来不及。说罢,想要什么恩典,但凡本宫能给的,尽管提出来,不必客气。”
薛讷笑回道:“臣不敢,樊宁本就是臣的总角之好,与她的身世无关。查明真相,不致冤屈,亦是臣当日给殿下的承诺,不求任何恩典。”
“几日不见,你倒变得牙尖嘴利了不少,难道与那高主事辩论,还让我们慎言把自己唯一的缺憾给补上了不成?说罢,可有什么新发现,也算不白让崇文馆的校书郎在食篮垫布上抄了十几日的案牍。”
说到案情,薛讷立马正了神色:“殿下,臣怀疑高主事年幼时当过逃籍。”
“哦?”李弘饶有兴趣地望着薛讷,“何出此言?”
“高主事自称是洛阳人,父母早亡,从小寄养在长安的姑母家。根据高主事的手实,他父名叫高青,母为赖氏,可他与我说话时,丝毫不避父母之讳,称圣人降诏为’垂青于我’,又说此前乃是不得已才与我’狡赖’。可见,此二人绝非他的生身父母,其生身父母另有其人。此外,臣阅遍高家的族谱,发觉其起名有规律,凡是与其父同辈者,名中皆带‘月’,如伯父
‘高胧’、从父
‘高朦’。而与高主事同辈者,名字里都带‘日’,如他堂弟叫高晓,从弟叫高明,唯有高主事名中不带日。高主事移籍高家时,他那两个族中子弟还未降生,想必一时疏忽,便没有去问家族是否有固定的起名之法。故而臣以为,所谓的父母早亡,从小寄养在姑妈家,只不过是对他幼年逃籍的掩饰罢了。从手实上的记载来看,高青与赖氏死于显庆三年的一场火灾中,故而高主事的籍贯迁移至长安应当发生于显庆三年之后,殿下只需差人查查显庆三年后发生的抄家案,定当有所收获。”
“那依你之见,是否要将高主事收监?”
“那倒不必,刑部虽有古怪,高主事却未必是幕后主使,真凶必定来自名门望族,且有可能与王皇后有关联。贸然动手,可能会打草惊蛇,使幕后主使逍遥法外。臣以为,不如先派人盯着高主事和刑部的一举一动,静观其变,幕后主使定还会有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