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的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在他的荆州军、交州军本身力量强盛,并不急于靠这些神器来翻身。他继续按部就班地推动这方面的研究,又藉着中枢调丁奉、雷澄二将往成都充实后军的机会,将相应的试验记录和自己对火药武器的想法汇总起来,请丁奉将之转交给诸葛亮。
对于各种新技术,诸葛亮一向都有着超乎寻常的重视。早先雷远在峡江之间使用独轮车运输物资,这一产品被诸葛亮看中之后,如今已经广泛应用到了从陇上到南中的千山万壑之间。而各种型号的连弩和腰引弩更不用说了,汉军弓弩为天下之冠,绝非虚言。
对于交州军府在火药武器方面的探索,诸葛亮立即抓住了其中的关键所在。他是大汉朝廷的丞相,能够动用的资源,接触到的信息庞大无比,于是在很短时间内,丞相府的吏员就在汉中和梓潼等地,找到了相当规模的天然硝石矿,并着手建设硝洞、硝池。
这样一来,火药武器的发展速度就此加快。
在火药武器的具体选择上,诸葛亮放弃了点火装置始终不够可靠、威力也有限的投掷武器,转而根据雷远在书信中的几种设想之一,选择以中央打通的粗大竹管或巨木,在外包裹以坚固铁箍,用火药的力量发射子窠。
这东西,雷远给它起了个古怪名头,唤作“突火枪”。
作战的时候,先以丝绸包括一定重量的火药置于突火枪底部,再置入同样被丝绸扎紧的子窠。内部,则是数百枚小块的铁片、瓷片或者小石头。只消通过竹管后方的小孔引火,则火药猛然爆炸,伴随着巨响,将子窠中的巨量碎片发出,造成杀伤。
雷远在与诸葛亮的书信沟通中,还半开玩笑地提出,或可纯以铜、铁铸造枪身;则突火枪可以庞大到数千斤,装入重达百斤的子窠,来个一发糜烂数十里。诸葛亮在几次试验之后,始终无法解决金属冷却收缩的问题,最终只能把雷远的建议当做他的梦中呓语。
为了不断完善这种武器,发挥其前所未见的作用。诸葛亮扩建了成都附近的车官城,专门抽调了文武双全的柳隐负责,并从益州军中抽调了许多忠实可靠的士卒,会同蒲元等大匠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