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想象此刻宛县城中,桓蒙帐下荆州兵,作为胜利者的趾高气昂。
又想象,宛县城北数十里处,慕容瞻的营中,这时又是何等一番景象?
季和负手独立,继而转目朝西边的咸阳方向望去。
他看了好久,心中想道:“若是孟公仍然在世,宛县断然不会有失!人皆言大王仁义,大王亦以此自矜,可自古英雄,有几人是真仁义而成事者?为人君主,当识权变,重实利,切忌追慕虚名。小仁者,大仁之贼也。大王之所为,小仁乎?”
却是不止季和一人腹诽蒲茂的仁义是“小仁”,但换到蒲茂的角度来看,他“追慕虚名”,以“仁义”自矜,实际上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蒲茂是胡人,并且他还是一个被深深唐化的胡人,那么他的这个出身和他接受的“儒家教育”,就会在他的身上形成强烈的反差,或言之,矛盾。也许在蒲茂内心的最深处,也许在他积极推动治下诸胡贵族唐化的此个现象之背后,其实隐含着他的自卑。
正是因为“自卑”,因为心理暗示中,他想极力摆脱他自己胡人的身份,想使他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华人”,成为华夏文明这个先进文明的代言者,故而他才会近似执着地处处以“仁义之君”来要求他自己。
如果蒲茂不是胡人的身份,他还会这般信任、重用慕容瞻、姚桃等降将么?
大概还会,但不会信任、重用的如此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