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方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裴盛秦心中苦笑,却不知道该如何说。父亲的情报来源很精确,东晋确实只有一二十万人,也确实连应付淝水都远远不够,无论谁来推论,都会认为东晋没有多余兵马防守荆州。毕竟寿阳那边可是离建康不远了,若是建康被秦军所占,东晋可就亡了。哪里有不防寿阳防荆州的道理。
可是,历史偏偏就这么古怪,寿阳那边偏偏就只有八万北府兵,荆州这边却偏偏布置了十万大军。后世的史学家推测,这应该是出自东晋内部的派系争斗,十万荆州兵归属桓氏,桓氏根基在荆州,更在意保存家族力量,不愿抽调兵马去寿阳支援。
然而这些事实以及后世的推测却难以对父亲说明,就算说出来想必也没人会信。东晋皇帝对国内世家的控制力到底差到了什么地步,永远只有东晋高层几个人自己心里清楚,前秦这边是不可能猜得到的。益州水师诸将打破脑袋也不可能猜到荆州有十万大军正等着他们。
此时父亲又过来把住裴盛秦的肩:“盛秦来得正好,为父为你引见你诸位叔伯。”
父亲指向大胡子将领:“这位是李松林李将军,出身陇西李氏,最善掠阵杀人。”
又指着紫衫儒将:“这是石越石将军,当年大皇子攻取襄阳,石将军可是首功呢。”
再指向胖子将军:“这是雍建岚雍将军,二十年前受命在河南剿匪,也是屡立战功。”
父亲挨个介绍在场诸将,裴盛秦也一一行礼,皆称叔伯。从父亲语气中的亲疏可以判定,李、石、雍三人应算父亲亲信,其余诸将则稍微疏远一些。
当轮到一身紫衫的石越时,裴盛秦眼中稍微有些异彩,这石越可不是一般的将领。后世有好事者曾评过前秦十大名将,其中就有石越。石越在朝廷兵败淝水之后,仍忠贞不渝,尽心辅佐着大皇子,也就是后来的秦哀平帝苻丕。在石越的辅佐下,哀平帝励精图治,曾一度扭转局面,最后意图谋反的慕容氏忌惮石越,将其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