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肖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段时间,云岩很迷茫。虽然一直在学校兼课,有上课收入、有家里接济,生活无忧,但总感觉自已的抱负没法实现,没有找到发挥自已才能的天地。
彼时,军阀混战,皖系与直系、直系与奉系打得不可开交,你方唱罢,我登场,打得国将不国,民不聊生。动荡不安的时局让云岩陷于深深的思索中,国家会向何处去?自已该向何处去?
紧接着“五四运动”在全国风起云涌,这场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这与云岩骨子里的爱国精神不谋而合。云岩从心眼里接受、欢迎这场运动,他的思想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又有了进一步的升华。投身政治也许更能实现自已的爱国抱负?这是他人生中出现的又一个可能的选择。
他本来就好客,因为他的开明、进步、爱国,在他的周围集聚起一大群志通道合的朋友和通道。像王友祺、杨亦明、胡梓文等都成了他家的常客。
隔不久,他们就来家小酌一下,“北京的学生真是了不起,看来我们国家有希望了”,“听说直系和奉系又开打了呢,这一次是奉系能打赢,还是直系能打赢呢?战争快点结束就好。”,“我们国家到底是君主制好,还是共和制好?”这群人聚在一起就高谈阔论,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
“最近我研究了一下宪政是怎么回事。宪政的基本原则包括有限政府、权力分立、代议民主、司法独立等。宪政的实施通常通过选举产生的民选代表机构来治理国家,人民能够通过选举参与国家管理,这是多好的一件事。”云岩不无向往地说。
“那是,那是,只是不知道我们国家猴年马月才能实现。”亦明忧虑道。
“这些事情还需要我们这些年轻人去推动才行。”友祺兄也参与进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云岩心里对参与政治的热情与日俱增。
从清廷退位,北洋政府建立起来后,中国大地上,政党社团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仅1912年间,大小各种政党团L就曾出现300多个,如自由党、社会党、工党、统一共和党等。在民国建立后的一年左右时间中,全国的报纸由清末的约100种,迅速增加至500种,总销数达4200万份,许多报纸以议论时政得失、评说政府官员、监督政府工作为已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