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肖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忙碌一场下来,罗科长瘦了一圈,小李、小谢的脚也跑起泡来。那一日在县公署碰到陈知事,知事拍拍云岩的肩说道:“罗科长,干得不错,我没看走眼!”,“多谢陈知事栽培,愚弟尽力而为,这当中少不了您的鼎力支持呢!”受到陈知事的鼓励,罗科长干劲更足了。
然而赞扬声外,也夹杂了不少的质疑之声,“罗科长这么卖力,还不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别以为是罗云岩一人的功劳,教育科大家都出了力的呢!”一听这话,罗云岩就知道这是老科长在发声。不过,云岩听了淡然一笑,心想老科长被年轻人抢了风头,心里不舒服也在情理之中。
牛刀初试,大显锋芒,在云岩的领导下,汉寿的教育一片新气象,但好景不长。此时已是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政局紊乱,教育经费困难。振兴教育处处需要经费,扩充的师资队伍、师资培训班的老师需要每月发放教资,新收的许多农家子弟交不齐学费,教学设施需要维护等等都需要钱,而上级拨款时有时无,根本不足以支撑教育开支的所需。坐在办公室,总有不少下面学办的总管围着他讨钱,这事搞得罗科长焦头烂额,眼看大好的改革成果就要付诸东流。
“我说了吧,搞什么改革?一没钱,二没人,搞了半天,还不是空的。”老科长趁此机会发泄他对教育改革的不记,还不时在主任秘书那里打小报告,主任秘书正因为清退了他的连襟戴玉清的事心里耿耿于怀,所以不时暗示财政科长把关教育科。
教育科的经费时常捉襟见肘,罗科长只好求助陈知事,“知事,现在老师的工资都开不出来了,有什么办法解决吗?我来找您求助了!”
。
“我也正因此事为难呢!”陈知事面露难色回应道。他们两人一起商议,想了几个办法:在县公署的经费中进行适当调剂;在本县的富豪乡绅中进行募捐;催促学生及时交费等,然后他们分头去落实。
一开始富豪乡绅还积极响应,时间久了也应者寥寥了。县公署的经费本就不充裕,能调剂的部分也是时有时无。学费的催缴补充了一部分缺口,但催紧了,有的学生干脆就弃学了。
奈何国家衰破,经济凋敝,无人重视教育,教育经费难以为继,他们想的办法也是杯水车薪。苦苦支撑几年后,云岩意识到,此事纵有再大的雄心,巧媳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只得于1916年辞去教育科长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