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小羊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量人口为避战乱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史称“衣冠南渡”。
  这为东晋偏安一隅作了预备,大量的侨州侨郡的设立,深刻地影响了东晋的政治面貌。同时,客观上促进了长江中下游经济的发展,华夏古代经济中心进一步迁往南方。
  一般认为,现代闽南人的始祖,大多是来自于此时期汉人大规模南迁入闽的中原人。
  两汉以来,不断与西北外族作战,战后基于“柔远人也”的观念,把投降的部落迁入塞内,与汉族杂居。
  如汉文帝时,晁错建议用重赏厚酬招胡民实边;汉宣帝时,纳呼韩邪“保塞内附”;东汉光武亦曾徙南匈奴数万人居西河。
  凡此种种,皆为“容胡”措施,即使曹操将降附的匈奴分为五部;分别居于山西汾水等地,也不能挽回局势。
  东汉末,政府与州郡为挽救战乱的颓势,乃以降服的胡人为兵,保卫疆土,如汉灵帝以南匈奴兵助平黄巾。
  魏晋政府亦继承这“用胡”政策,曹操用氐族兵、晋武帝以匈奴人刘渊为北部都尉、惠帝更以刘渊为五部大都督。
  五胡盘据中国北部,产生不少危机。
  匈奴最早内徙,至汉末已散居山西并州一带;羯为匈奴别支,居于并州、污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