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挂了电话,张云起继续吃饭。
其实胡志标私下里通过王贵兵穿到他耳里的这些七里八里的研发技术问题,张云起不太关心,他不是搞技术的。当老板,唯结果论。当然,虽说之前定下的目标是春节前把质量过硬功能完善的样机搞出来,但他也不是非得逼着胡志标必须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把VCD影碟机捣鼓出来,因为这个事儿本身就有点超纲。
印象里面,胡志标和刘强在这个时间点上应当还在搞他的盗版小霸王游戏机,而第一台爱多VCD样机是他在95年中旬才研制出来的,现在整整提前了两年,胡志标的能力水平肯定是差一些的,所面临的技术条件是更加苛刻的。
眼下国内VCD技术才刚刚起步,c-cube也还没有研制出集成度更高的新一代解码芯片,万燕第一代VCD影碟机才面世不久,首批1000台,单价5千元,小老百姓自然买不起,最后被各大厂家抢购一空当样机,但凭借着前期的垄断地位,万燕第一代VCD还是所向披靡,市场占有率100%。
然而不过两年的光景,万燕VCD就在血雨腥风的行业竞争中为他人做嫁衣,市场占有率萎缩至3%,一度“卖身”美菱,脱身后又负重南下,因为政府干预、资金匮乏、伙伴反目、经验缺失等等原因,最后无可避免地走向衰微。
由此可见,什么时候推出VCD是十分关键的,率先抢占市场先机未必一定就是合适的,因为研发只是初期投入的一部分,很多厂商都做得到,但从压缩机到整机、碟片和版权问题再到市场培育,环环相扣,对于眼下绝大部分的国人来说,VCD影碟机是个什么玩意都还不知道,价格又一点不亲民,碟片盗版业尚未猖獗起来,碟片极为昂贵,动辄五六十块钱一张,根本没多少国民舍得掏这个腰包,万燕虽然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但他不仅要教育用户、教育经销商,而且还要教育制片商和出版社。
当然,这些工作都能做,关键还是庞大的资金问题。万燕就是死在这里,前期研发钱烧完了,当地政府又不让合资不让出省不让外资控股,万燕管理层是一愁莫展,毫无办法,然后,在中国九零年代风云激荡的VCD发展史上,万燕从先驱成了先烈。
张云起是不急的,急也没用,就算胡志标现在把VCD影碟机的样机摆在他面前,他也不能投产售卖。所以先修炼内功吧,半年内胡志标把质量过硬的产品摆他桌上就可以了。
至于开拓处于萌芽状态的中国VCD影碟机市场的急先锋,万燕自然会当,而且还会急不可耐地当,急不可耐的给全国相关行业者上启蒙教育课,然后再过个一年半载,等到东南沿海城市的盗版业大肆猖獗之后,街尾巷外开始出现盗版碟片出租店时,这个新兴产业的春天就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