绅士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白图对此倒不是很担心,因为是第一次科举,仅是白图知道的,就有法正、费祎这些“名人”参加,甚至诸葛瑾、孟建、石韬……这些理论上已经被征辟的年轻士子,也出于支持楚国政策、亦或是借第一次科举镀金的目的,而主动参加。
因此这第一届科举的含金量可想而知,在十年、二十年之后,时间将给出最好的证明。
甚至各部一些胸怀大志、不得施展的基层官吏,也期望重新参加科举,希望能够一举大放光彩,获得更高的起点。
最后白图不得不规定,民间参加科举不限年龄,但已经出仕的官员,必须三十岁以下才能重新参加科举,三十岁以上的老老实实工作!
实际上这次参加科举的士子,大多都是二三十岁,甚至更加年少,尤其是其中“光彩夺目”的一些,更是集中在这一年龄段。
上了些年纪的,真有盛名在身的话,不少已经被征辟,其他人也有些抵触用这种形同“竞技”的方式来求官,有种上赶着的感觉,哪怕心里真的急得要命,也终究要顾忌些“名士包袱”。
毕竟这是第一次科举,大家还不习惯……
相比之下,年轻人、或者说是青壮,就少了很多这方面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