绅士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白图最近就听说,有几个不适合大量开设工坊的县,正在走精于办学的路线,就靠优质县学拿分露脸。
至于郡学、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大学”,则是通过“学考”以及“千石以上官员推荐”来招生。
虽有推荐之权,但却限制在和科举一样的标准……
也就是说,哪怕簪缨之家,想要有大量子弟进入大学,其中大部分也只能自己考毕竟大士族的年轻子弟也很多,一个千石官员每年也推荐不了几位,除非是直系后裔、家族嫡系,否则根本排不上。
县学的话,不少大士族其实也看不上,现在比较积极,多半还是想派人去“取长补短”,之后更新自己的家学。
这是成百上千年养成的老传统,没那么容易改变观念。
的确乡学、县学要超过“家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大学的话,就已经是另外的性质,大部分属于真正的实用向教学,并且有地域特征……
造纸工坊多的地方,郡学就会有很多造纸相关的内容不是教你一线的捣纸浆,而是各种涉及到的化学领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