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瑶池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手稿“回家”之旅
或许有一日将在档案馆中与市民再会
从旧书堆里淘出来的旧书和手稿背后的主人原来是一位曾在抗血吸虫病药物等领域让出成果的科学家,这段跨越时空的因缘际遇令众多网友感慨万千,如何处理这些旧书和手稿?有网友给出了建议,联系王锐女士家乡所在的档案馆吧。21日上午,冯女士与常州武进区档案馆的工作人员顺利联系上了,档案馆工作人员告诉冯女士,王锐老师的手稿会被档案馆收录。
当记者联系上冯女士的时侯,她刚刚从武进回到南京。冯女士透露在联系上常州武进区档案馆后得知馆内有收录王锐老师的人物志,档案馆对于她的拾遗也十分重视,最初档案馆工作人员提出派人来南京取,但经过一番考虑,冯女士最终决定自已送一趟,将旧书和手稿归置好后便驱车前往了武进区档案馆,“我带了老师的十几叠手稿,还有六七本书,捐赠后心里舒了一口气。”冯女士说,已经非常顺利地将资料转交给了档案馆工作人员,或许有一日会在档案馆中与市民再会。“经过档案馆通意,我留下了有王老师可爱签名的书,以及她看的言情小说,我觉得这是她留给我的礼物。”
记者联系了常州武进区档案馆,工作人员称,这就是简单的工作日常。
冯女士告诉记者,她认真看了网友的留言,想对王老师的生平有更多了解,“但目前还没有熟悉王老师的人联系我。”冯女士表示,她非常担忧自已的发帖会误伤到王锐老师的家人,“没有任何人知道书本及手稿遗落在外的原因,但我希望大家不要指责她的家人。”
据了解,历史上的江苏省曾是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资料记载1950年夏秋之交,扬州市高邮县新民乡曾出现短时间内4019人感染急性血吸虫病,死亡1335人。五十年代起江苏开始打响了“送瘟神”的战役,一代代血防人奋战在全面防治血吸虫病的一线。史铁生曾写过,“唯有文字能担当此任,宣告生命曾经在场”,王锐是千千万江苏省防治血吸虫病研究学者中的一员,过去她的名字出现在学术论文当中,而今也通过互联网跨越时间来到了更多年轻人的身边。来源:扬子晚报;记者:沈昭
万惠娟;图片由受访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