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q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南北街的斜马路不过百来米长,大大小小的院落有许多,三合院,四合院。可最气派的,最大的四合院,相连独门独户的只有五座,却只有三家人,所以Q城的老户们,更习惯喊斜马路为“三家巷”。
南头与经七路相接,把头的院子是文家铺子,前店后院,院子里有北屋七间,东头的三间是仓库,西头接连的四间是掌柜、账房和伙计们的住处。
院子的西头是水房和伙房,东南角是旱厕,东北角是院门和门房。这个院子过去就是文家铺子的东家文若晨的家宅,院子里的三层小洋楼是主人所住,两层地上,一层半上半下的地下室,院子里的平房是家里仆佣居处。
东家文若晨对于土生土长的Q城人来讲,是外来户,来自北京少小离家,白手起家,置下一份不菲的家业。都说是成家立业,而文若晨则是先立业后成家,娶了Q城大家闺秀,Q城女中的高材生林琳为妻,两人育有三子。
紧挨着文家的是程家的四合院,程家夫妻是Q城大学的教授,两人育有两女。程家过去就是岳家,岳家也像文家一样,有两处宅子。在三家巷的北头,连接着经六路,也是前店后院,开的是济世堂中药铺,他们家有五个儿子。
三家住一条街上,家宅又紧挨着,交集自然要比街上的小门小户多许多,文、程、岳这三家,在斜马路最有名,也算是家世相当,尽管斜马路上还有许多的住户,可还都把斜马路称为三家巷。
这三家以文若晨最年轻,程家居中,岳家年龄最长。文若晨最年轻,自然接收新鲜事物就比其他两家要
强。将家里的买卖都交给了父亲
文新一,文若晨则是在粮食局供应科当科长,林琳则是白天在家里看孩子,晚上在Q城大学的夜大进修,准备在双胞胎上幼儿园时,找份工作,让个独立自主的新女性。
在三家巷里,文若晨是妥妥的人生赢家。在通龄人当中,文若晨也是佼佼者,又是知识分子,又是机关干部,还身兼三家巷好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