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八位明仁宗 (第4/5页)
云沐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高炽的这种性格特质,很快便得到了祖父朱元璋的青睐。在朱元璋的眼中,这个孙子不仅聪明好学,更有着一颗仁爱之心,是朱家皇室中难得的瑰宝。然而,对于一生崇尚武力的父亲朱棣来说,他却并不太喜欢这个大胖儿子。在他看来,朱高炽虽然性格温和、学识渊博,但缺乏一种作为帝王应有的霸气与决断力。相反,他更偏爱英俊且武功高强的次子朱高煦,认为他才是自已理想的继承人。
1395年
18岁的朱高炽被明太祖朱元璋立为燕王世子,有一次朱元璋心血来潮一大早就要朱高炽和其他三位世子去检阅军队结果,你猜怎么着就朱高炽回来的最晚。朱元璋好奇地问他为啥,他一本正经的回答皇上清晨太冷了士兵们还没吃早饭呢,检阅这事儿得等他们吃饱肚子再说。朱元璋一听乐了,这孩子还挺会L贴人,夸他有军人知识。
1398年朱元璋驾崩,由皇太孙朱允文继位,朱允文一上位就开始大刀阔斧的削藩。原本安稳的局势就像被搅浑的湖水乱得一塌糊涂,这位只想当个安乐王爷的朱高炽,一看这局势也只能跟着老爸朱棣一起走上造反这条不归路了。通年张氏给朱高炽生下了朱瞻基,虽然朱棣对朱高炽这个儿子不太感冒但对他的孙子朱瞻基那可是爱不释手,这也让朱高炽心里稍微平衡了点。
1399年朱棣发动靖南之役而朱高炽留在了北平城当守门员,他凭借着1万人马竟然挡住了南军大将李景隆的50万大军硬是把北平城给守住了。这简直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朱棣听了这消息心里直嘀咕。这儿子真有两下子到了1402年靖南之役终于画上了句号。朱棣成功的把侄子的皇位给抢了过来成了明朝的第三任皇帝。
1404年朱高炽被立为储君太子,不过这太子之位可不是那么好坐的。朱高煦那小子一直眼巴巴的盯着这位置,仗着朱棣的宠爱时不时给朱高炽下个绊子,1410年朱棣开始北伐蒙古太子,朱高炽受命监国理政,此后朱棣六次离开京师离京期间都是由太子朱高炽负责监国。在杨世奇和杨浦等人的帮助下这位太子可没闲着,推行了一大堆利国利民的政策让百姓和大臣们纷纷点赞称赞他是个亲民亲臣的好太子。而且后世更是说永乐盛世有朱高枳的一半,更有人说朱棣是朱高枳的“征北大将军。”可能这种说法有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朱高枳的治国理政才能,跟在永乐时期的贡献。可以说如果没有朱高枳在朱棣后面为他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那么就不会有朱棣的北伐成功。
洪武大帝朱元璋:“高枳是好孩子,咱没看错,比老四那个逆子强多了。不过老四啊,你就那么喜欢你们家的老二,连高枳的帝位都敢觊觎,也不看他那尖嘴猴腮的样子,哪里有半分帝王之相。”
1415年朱高煦在南京搞起了小动作招募了3000精兵想要造反,朱棣得知后气得直跺脚,差点就把他贬为庶人。好在朱高炽念及兄弟之情,在朱棣面前苦苦求情,才让朱高煦逃过一劫不过这疼爱弟弟的朱高炽却并没有打消他的谋反之心。
1421年为了稳固边防朱棣决定迁都北京,14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