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不曦爱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罗景回到长安后,尽管河南郡的水患治理已告一段落,但他并未因此放松警惕。他明白,朝堂之上的风云变幻远比地方治理更为复杂。尤其是太子与丞相之间的暗流涌动,让他必须更加谨慎。
这一日,罗景受太子之邀,前往太子府为其讲解《尚书》中的治国之道。太子刘据自幼聪颖好学,但性情温和,缺乏那种帝王应有的果决与威严。罗景心中暗暗为太子担忧,但表面上却不露声色。
当罗景抵达太子府时,太子已在书房中等侯多时。刘据见到罗景,连忙起身相迎,笑道:“罗先生,您来了,快请坐。”
罗景拱手一礼,微笑道:“太子殿下有礼,下官不敢当。”他略微打量了一下太子的神情,发现刘据神色间似乎有些倦怠,便关切地问道:“殿下近日是否劳累过度?下官见殿下气色略显憔悴。”
刘据叹了口气,摇头道:“近来朝中事务繁杂,父皇对臣的考察也日益增多,臣实在有些力不从心。”
罗景点点头,柔声道:“殿下不必过于担忧,治国之道本就复杂繁琐,需得循序渐进。下官今日为殿下讲解《尚书》中的治国之道,希望能助殿下解忧。”
刘据闻言,神情稍稍舒缓,便与罗景一通在书案前落座。罗景展开《尚书》,从书中选取了几段经典内容,逐字逐句为刘据讲解。两人一边讨论,一边互相启发,气氛融洽。
正当罗景专心讲解之时,门外忽然传来侍从的通报声:“殿下,董仲舒先生求见。”
刘据闻言,神情一喜,连忙起身道:“快请董先生进来。”他转头对罗景解释道:“罗先生,董先生乃是当世大儒,父皇对他极为推崇。今日得见,真是幸事。”
罗景对董仲舒的大名早有耳闻,知道此人学识渊博,尤其精通《春秋》大义,是汉武帝极为器重的国士。听闻董仲舒到来,罗景也不禁心生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