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朵儿GAO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再见,大渡河上泸定桥。
第七章:访杜甫草堂
我们的动车是在今天下午的两点。昨天下午四点多就返回到了成都,对于我们外地人来说,行程还在继续。昨天晚上在锦里又吃了一顿美食。
本来打算今天上午去吃一顿串串的。走出酒店后我给同伴说:我们必定是半个文人,不能光惦记吃的,上午就去一趟杜甫草堂吧。
同伴之前去过,我决定自己一人去,她去博物馆看画展。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杜甫草堂是我来成都就参观景点来讲,应是首选。因为,在语文课本上学习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至今都清晰在目。当时老师讲到“同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我当时就难过得流泪了。脑海中浮现的画面里,一位清瘦的老爷爷,狂风吹着乱发,追着村童高喊。晚上又盖着“冷似铁的破被子”,很是可怜落迫的大诗人。
那时候,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若干年后,我会置身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所在地。因此,在杜甫草堂的参观中,脑海里总是想象大诗人在此的生活状态。
现在“茅屋”还在,竹林在侧。层前院中一位身着唐装的女子正弹着古筝,另外几位同样穿着唐装的青年,正挥毫写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场面风雅清新,博得众游人驻足喝彩。这样的场景,我也欢喜地笑了。因为,如果是“村童抱茅入竹去”场景再现,那就滑稽了。
太平盛世,琴声为伴,才是大诗人杜甫的向往。眼前的茅屋,正是现代人圆了大诗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