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10/31页)
东北马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
青阳县的“功德工程”,如火如荼。
清水河畔,俨然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上千名百姓和近两百名马匪混杂在一起,却分工明确,井然有序。
周通彻底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他手持一根长鞭,站在堤坝的最高处,声如洪钟,唾沫横飞。
“那边那个!对,就说你呢!挖土没吃饭吗?软手软脚的跟个娘们似的!再不使劲,晚上的肉汤就没你的份了!”
“还有你们几个!夯土的时候节奏要一致!一二、一二!跟着老子的号子来!要是这堤坝出了问题,老子把你们一个个全塞进窟窿里去!”
被他骂的村民和马匪,非但不生气,反而嘿嘿直笑,手上的力气更足了。周通的严厉,在他们看来,是对工程负责的表现。更何况,这位昔日的“双斧将”,骂归骂,却从未真的一鞭子抽在人身上。他手里的鞭子,永远是抽在空处,或者地上的泥土里,响声大,气势足,却不伤人。
李疤子则成了后勤大总管。他带着一帮手下,负责粮草的调度、工具的分配,甚至连工地上临时搭建的茅房卫生,都归他管。这位曾经杀人不眨眼的大当家,如今每天拿着个小本本,眉头紧锁地计算着今天消耗了多少米,多少肉,明天需要补充多少铁锹,多少箩筐。那认真的模样,像极了一个精打细算的商铺掌柜。
王五的“功德堂”业务也蒸蒸日上。自从陈默坐镇工地后,功德堂的日常问诊,就由王五接手了。他按照陈默留下的几个简单药方,专治头疼脑热、跌打损伤,居然也博得了“小神仙”的美名。同时,他手下的那些采药队和乞丐们,组成了一张覆盖全城的情报网,城里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的耳朵。
而刀疤脸,则成了陈默的“首席采购官”。他带着从赵德海等人那里“劝化”来的大笔银子,在城里疯狂扫货。一时间,青阳县的玉石市场,价格飞涨。无数百姓翻箱倒柜,将祖传的、压箱底的玉佩、玉簪、玉镯子,全都拿出来,送到功德堂换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