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三千智取奇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于是铁蛋自告奋勇去敲鹿骨,结果敲得太碎,最大的一块也就手指长。阿皮拿着碎鹿骨琢磨半天,愣是用石头把它磨成了根两头尖的“双尖针”,说这样“从这边扎进去,那边能直接出来,省得拔针”。
您猜怎么着?这双尖针还真好用!就是阿皮磨得太尖,铁蛋缝的时候没留神,针从皮子这边扎进去,直接戳穿了对面的草席,把蹲在草席上打瞌睡的老班主(三柱子他师父,那会儿已经半退休了)扎醒了。老班主摸着屁股跳起来:“小兔崽子们!缝个皮囊想谋杀师父啊?”
笑归笑,活儿还得干。这次他们学乖了,在接缝处垫了层麻布,说是“给皮子加个衬垫,省得被草药硌破”。结果麻布吸了草药的潮气,变得硬邦邦的,皮囊拎起来像块铁板。三柱子灵机一动,往麻布上抹了层松脂——那是他们之前熬松节油剩下的,黏糊糊的像鼻涕。
这下可好,松脂把麻布和皮子粘在了一起,倒是不崩线了,可皮囊变得油乎乎的,装草药时,草药都粘在布上,倒出来得抖半天。部落里的巫医用这皮囊装药,每次倒药都像在跳大神,抖得越使劲,粘得越牢。
最逗的是试装水的时候。神农爷说:“皮囊要是能装水,以后部落迁徙就方便了。”三柱子一听更来劲,把皮囊装满水,扎紧口子往肩上扛,刚走两步,“哗啦”一声,底部的线缝又崩了,水顺着他的裤腿流了一地,把他浇得像只落汤鸡。
旁边的小徒弟们笑得直打滚,三柱子却盯着湿漉漉的地面发呆:“底部受力最大,得加块硬衬!”他扭头看见灶房门口的陶片,捡了块巴掌大的,洗干净往皮囊底部一垫,再用线把陶片边缘缝在皮子上。
这下装水倒是不崩底了,可陶片硬邦邦的,扛着走的时候“哐当哐当”响,像揣了个小锣。铁蛋嫌吵,往陶片和皮子之间塞了团干草,说这样“能当垫子,还能吸水”——结果干草吸了水,变得沉甸甸的,皮囊更重了。
后来还是阿皮想出个招:在皮囊口上缝了根藤条,能收紧能松开,比之前用绳子捆方便多了。她还在藤条上刻了几个豁口,说“这样收紧的时候能卡住,不用一直用手拽着”。就这几个破豁口,后来成了后世皮囊的“标准配置”,咱宫束班的典籍里还特意记了一笔:“阿皮豁口,松紧自如,祖师智慧,源于笨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