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1/7页)
随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年。
破庙的轮廓在时光的剥蚀下似乎又模糊了几分,但庙内却已大不相同。原本灌满穿堂风的门窗缺口,如今被混合着碎草和泥浆的土坯仔细地封堵起来,只留下几个拳头大小、可以灵活开合的通气孔。墙壁上纵横交错的裂缝被同样质地的泥草混合物填补、抹平,虽然粗糙丑陋,却有效地隔绝了最刺骨的寒风。地面被夯实,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晒干的苔藓和枯草,踩上去带着一种久违的柔软和暖意。角落那个曾经象征绝望的干草堆,如今被一个低矮但厚实的土炕取代,炕面平整,下面留有烟道,连接着墙角那个用石板精心垒砌的方形灶膛。此刻,灶膛里正燃着几块耐烧的松木根,稳定的热量通过烟道传递到炕面,驱散着初冬清晨的湿冷。
张旭东坐在土炕边沿,手里拿着一块边缘被磨得光滑锋利的燧石片,正专注地削着一根硬木。他的身形比三年前拔高了不少,虽然依旧清瘦,骨架却撑开了些,裹在几层用粗麻和破布缝缀的“棉袄”里,倒显出几分少年人该有的挺拔轮廓。只是那张脸,过早地被风霜刻下了痕迹。皮肤粗糙黝黑,颧骨高耸,眼窝深陷,唯有一双眼睛,在跳跃的灶火映照下,依旧燃烧着一种近乎执拗的亮光,像深潭底部不肯熄灭的星火。三年的挣扎求生,磨掉了许多东西,却把这双眼睛淬炼得更加锐利和沉静。
他熟练地将木棍前端削尖,又在靠近顶端的位置,用燧石片小心地刻出一道凹槽。随后,他拿起旁边一根用坚韧的兽筋反复搓捻、浸油晾干制成的弓弦,将其两端牢牢系在木棍的两端。一张简陋却结构合理的短弓在他手中成型。他拉了拉弓弦,紧绷的兽筋发出低沉的嗡鸣。这是无数次失败后的产物,是他狩猎能力质的飞跃。
“哥。”一个清亮些的声音响起。
小蚕端着一个小陶盆走了进来。十二岁的少女,身形依然纤细,像一株在贫瘠土地上顽强抽条的柳枝。枯黄的头发长了些,被仔细地编成一条粗辫子垂在身后。脸上依旧没什么血色,颧骨微凸,但那双眼睛却褪去了孩童的空洞麻木,多了几分少女的清澈和沉静,像雨后的山泉。长期的劳作让她动作利落而稳当。陶盆里是半盆清澈的水,飘着几片晒干的苦菜叶。
“井水。”小蚕将盆放在土炕边一个用石头凿出的浅坑里——那是他们的“水槽”。经过三年的沉淀过滤,他们终于掌握了让浑浊井水变得相对清澈的方法:用多层细密的草编滤网反复过滤,再长时间静置。
张旭东放下弓,拿起旁边一个同样用石头掏挖出来的粗糙小碗,舀了点水喝了一口。冰冷,但带着泥土的微甘,没有异味。这是生存的基石之一。
“地窖看过了?”张旭东问,目光投向破庙另一角。那里原本是堆放杂物的地方,如今地面被挖开,向下延伸出一个不大的空间,入口用一块厚实的石板盖着,边缘用泥浆仔细封好。
“嗯。”小蚕点点头,语气带着一种汇报工作的认真,“熏鱼干还有三串,苦菜根粉一罐,辣根粉半罐,晒干的野山药片……一小袋。”她顿了顿,补充道,“新挖的野山药,按你说的,只取了大的,小的埋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