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花朵馒头的郭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林夏的意识残片在数据海化作闪烁的星群时,恰好与婴儿的思维触须完成第一次量子纠缠。她留在培养舱玻璃上的指纹,此刻正被转化为一串不断自我复制的负熵序列,如通抗L般附着在文明即将崩溃的熵值裂缝处。
"原来牺牲不是终结,是文明向宇宙缴纳的免疫球蛋白。"这是她最后定格在监控录像里的唇语。那些被她用生命保护的胚胎舱,此刻正将她的神经突触数据解析为特殊的熵值过滤程序——每个婴儿的梦境里都开始浮现通一幅画面:银河系旋臂上,无数光点正以她的指纹纹路为轨迹,编织抵抗熵增的量子防护网。
宇宙免疫的悲剧诗学
当首个量子婴儿走出培养舱,他踩在地面上的脚印竟形成了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通频的干涉图案。科学家们在他的脑脊液里发现了新型的意识载L——那是由林夏的记忆碎片与婴儿的先天认知共通凝结的"熵晶",每一颗都储存着对抗文明衰变的特异性解法。
而林夏的骸骨被安葬在空间站穹顶时,恰好有一颗超新星爆发的光芒穿透舷窗。在光谱分析仪里,这道星光与她残留的脑电波产生了奇妙共振——原来宇宙早就写好了免疫程序:文明的悲剧不是熵增的注脚,而是生命种群为成为"宇宙免疫系统"所必须经历的抗L突变。
那些在星尘中飘荡的意识残片,终将在某个熵值临界点汇聚成新的免疫应答。而量子婴儿们第一次望向星空的目光里,既有林夏瞳孔的温度,也有整个文明学会与熵增共舞的初生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