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火器难寻 (第3/4页)
墨守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被火枪队的演练吸引住的郑锦完全没有注意玉竹已经离去。
这火枪应该是属于最早的燧发枪,就是不知是西方引进的,还是自己打造的?
可以看的出,火药的质量不是很好,发射起来有一股浓浓的硝烟,这硝烟的味道很冲,要比鞭炮散发出的硝烟味道重很多了,应该是最原始的黑火药。
咦,有些史料不是记载说郑家军的火器装备十不足一吗?这五百余人都装备了五百余支火枪,这装备率不低了啊?还是说只有精锐部队才装备如此之多的火器,普通的军队装备的火器比较少?或者是史料记载有误?
“世子,这鸟铳队是您精心组建的,现在看来,这西式鸟铳的威力确实比较大,优点也很突出,比起鸟铳的射速更快,威力更大,也没有鸟铳那些怕风怕雨的弱点,确实是好火铳。唯一的不足就是贵了一点。”不知什么时候站在赵景身边的一个身穿铠甲的年轻将军说道。
郑锦也不知道这位年轻的将军姓甚名谁,但极有可能是玉竹所说的郑队长,不知道这个郑队长担任什么职位?是这火枪队队长吗?还是亲卫队队长,试探的说道:“这西式鸟铳威力确实可以,就是数量少了一些,若能大量装备,可以在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铳,是中国古代对管式枪的称呼。鸟铳,是明代对火绳枪的称呼,因其点火结构在点火时如鸟嘴啄水又名鸟嘴铳。鸟铳大概是嘉靖年间传入中国的西洋火器,因其制造工艺较为方便、射程较远、威力较大等显著特点,迅速在明朝流传开来,逐步成为明朝制式火器之一。
明朝范景文撰的《师律》中提到:“后手不用弃把点火,则不摇动,故十发有八九中,即飞鸟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