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看胃袋膨胀程度,食物尚未进入肠道,应是进食后两刻钟内死亡。”她用柳叶刀轻轻划开鼠腹,取出胃袋放在细布上,“且食物颗粒完整,可见是囫囵吞下,死前应有剧烈运动。”
谢砚舟挑眉,从袖中取出一张纸:“这是它的‘供词’:卯时初被喂了粟米饼,卯时二刻被猫追逃,卯时三刻暴毙。”他盯着她的眼睛,“你如何知道它死前在逃?”
林姝玥心中暗叫不妙,表面却依旧镇定:“胃壁有轻微撕裂,乃剧烈运动所致。大人若不信,可解剖活鼠观察——”她忽然意识到失言,连忙住嘴。古代哪有“活L解剖”的说法?
谢砚舟却露出今夜第一个微笑,虽然只有嘴角微微上扬:“不必了。你确实有两下子。”
他转身时,披风扫过验尸台,露出台下暗格——里面竟放着半卷《欧希范五脏图》,与现代人L解剖图有几分相似。
林姝玥心中巨震。原主父亲曾说过,大理寺藏着“禁书”,没想到竟是北宋时期的解剖图谱?谢砚舟究竟是什么人,为何会有这种超前的验尸资料?
回忆插叙:七年前,九岁的林姝玥在父亲的《洗冤集录》里发现夹着的纸片,上面用朱砂画着人L经络图,却在心脏位置标着“此窍通脑,主司记忆”——这与现代医学“心脏主血液循环”相悖,却与《欧希范五脏图》的观点不谋而合。
“姝玥,有些秘密,要等你长大才能懂。”父亲摸着她的头,眼中闪过复杂神色,“但记住,验尸的最高境界,不是看皮肉,而是看人心。”
此刻,林姝玥望着谢砚舟的背影,忽然明白父亲为何将银哨留给她——这个大理寺卿,恐怕比她想象的更不简单。
巳时正,王仵作气喘吁吁地跑回验尸房:“大人!城西药铺的孙掌柜说,三日前有个戴斗笠的人买过乌头,那人说话带蜀地口音,腰间挂着...铜铃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