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玉匣源流 (第6/11页)
爱吃熏肉白菜的云三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凡人之作?”张真人嘴角露出一丝莫测的笑容,“你倒是有些见识。”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石屋顶上那唯一的天窗,仿佛透过那小小的窗口,看到了遥远的过去。
“《玉匣真本》,非一人所创,也非一时之功。”张真人的声音变得悠远起来,“它,是华夏历代先贤,那些真正触摸到天地奥秘的‘观天者’,耗费心血,代代相传,不断完善补充的智慧结晶。”
林青阳屏住了呼吸。
观天者!
“最早的雏形,可以追溯到上古伏羲画卦的时代。那时,先民们仰望星空,俯察大地,试图理解风雨雷电、寒来暑往的规律。他们将观察到的天象、物候、人事,用最原始的符号记录下来,这便是《玉匣》最初的源头。”
“其后,历经神农、黄帝、尧舜禹,再到夏商周,每一个时代,都有惊才绝艳之辈,将自己的感悟与发现,融入其中。他们或是帝王将相,或是隐士高人,或是卜筮之官……他们以生命为代价,窥探天机,记录大道。”
张真人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敲打在林青阳的心坎上。
他仿佛看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无数先贤的身影,在岁月的长河中闪现,他们或立于高山之巅,或坐于茅屋之内,或在烽火连天的战场,或在歌舞升平的宫廷,用不同的方式,探索着同一个永恒的命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