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学术辨伪 (第7/10页)
爱吃熏肉白菜的云三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位白发皓首的文献学泰斗,颤巍巍地拿起一本伪典,又对比了林青阳展示的复刻件,摇头叹息:“老朽治学六十载,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赝品!其纸质疏松,墨色漂浮,断非古法所制。至于内容,更是漏洞百出,贻笑大方!”
一位史学大家则从《玉匣记》成书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进行了分析,指出那些伪典的内容完全不符合时代特征,纯属现代人的臆想。
几位隐世的命理前辈,更是直接点出伪典中术法理论的荒谬之处,言辞犀利,直指核心。
“此等劣作,若能称之为《玉匣记》,那老夫这一辈子的钻研,岂不都喂了狗!”一位脾气火爆的老前辈拍案而起,怒发冲冠。
媒体的闪光灯此起彼伏,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问答环节,记者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抛向林青阳。
“林老师,您认为这些伪典为何能如此泛滥?”
林青阳沉声道:“无非一个‘利’字作祟。加上部分民众缺乏辨别能力,盲从轻信,给了这些不法之徒可乘之机。”
“林老师,您对购买了这些伪典的读者有什么建议?”
“首先,不要再被误导。其次,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投机取顶,而在于脚踏实地。若真对命理有兴趣,不妨从正规渠道学习基础知识,明理堂也一直致力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