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流影”模型捕捉到的痕流路径如同一条灼热的红线,在“‘磐石’技术溯源组”的屏幕上无声燃烧。这条路径的终点——清源湖治理项目核心库区(代号‘方舟基地’),是岳伯川精心打造的“环保标杆”。项目资金雄厚,技术进口设备云集,安保等级冠绝全省,美其名曰“集中管理最新环保材料”。而痕流的源头,正是林镇南在临海保税港新建的、防护级别极高的“远洋生物医药冷藏中心”。
“痕流从林镇南的冷库流出,悄无声息地流入岳伯川的‘方舟’!这绝非巧合!”
技术组负责人声音低沉,“‘流影’痕迹强度分析:痕流携带的‘幽蓝叹息’或相关高威胁物质极微量!但路径稳定存在!更像是……某种技术装置或特定容器的运输残留热痕!”
技术残留?而非大量毒品!
这意味着什么呢?张建国脑海中警铃大作。林镇南冷链点袭击后断掉的“幽灵蓝晶”是凝胶状成品;而进入方舟的则是难以察觉的技术性残留!一个大胆而惊悚的推论浮现:林镇南的冷藏中心极可能不是最终储藏点,而是某种转换装置的核心节点!在那里,魏学林流出的某种核心毒源基核(或许就是维拉港带出的受损钥匙晶片?),正被巧妙地转化为形态稳定但危害性更强的成品(如幽灵蓝晶),然后通过“痕流”通道,秘密转移藏匿于岳伯川重兵把守的“方舟”基地深处!岳伯川的“治理库区”,成了最危险的毒巢!
“命令!”张建国眼中厉芒如电:
1
锁定“方舟”:
“流影”数据加密导入方舟基地内部消防及暖通控制系统后台(通过先前“织网”项目安装的多光谱水质传感器网关渗透实现)。目标:在不触动安全审计的前提下,全面监控该区域内所有低温设备的温度波动及热交换规律(尤其低温冷库区)。搜索与痕流红外特征谱相关联的隐蔽周期性温度异常!代号:“弦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