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辰星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然而,他也清楚地知道,前路充满了荆棘和挑战,每一步都将异常艰难。但他已下定决心,无论多么困难,都要坚定地走下去。
整顿朝纲,初露锋芒
回到过去的崇祯,深知时间紧迫,每一分每一秒都无比珍贵。他来不及过多地沉浸在重生的喜悦之中,便迅速投入到了拯救大明的行动之中。凭借着记忆,他清楚地知晓未来即将面临的重重危机,也深知大明王朝的积弊已深,若不痛下狠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根本无法扭转乾坤。
于是,崇祯果断地开始整顿朝纲。他先是颁布了一系列政令,减免赋税,旨在减轻百姓的负担。在他看来,李自成的叛军之所以能够迅速壮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百姓生活困苦,走投无路之下,才被迫加入了起义军。只有让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叛乱的隐患。同时,他还下令开仓放粮,救济那些在灾荒中挣扎求生的灾民。
然而,崇祯的这些举措,在朝堂之上却引发了轩然大波。百官们议论纷纷,态度各不相同。那些平日里与地方豪绅勾结紧密的官员,纷纷跳出来反对。他们担心减免赋税会损害自己的利益,毕竟他们的财富,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对百姓的剥削。而一些目光短浅的大臣,则认为开仓放粮是一种浪费,会削弱国家的储备。他们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却没有意识到,若不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国家将面临更大的危机。
面对百官的反对,崇祯毫不动摇。他坐在龙椅上,目光坚定地扫视着朝堂上的每一个人,大声说道:诸位爱卿,如今我大明百姓深陷水火之中,若我们不伸出援手,又怎能对得起这天下苍生李自成的叛军为何能如此猖獗还不是因为百姓对我们失望透顶!若我们此时还只顾着自己的私利,置百姓于不顾,大明的江山还能安稳吗
崇祯的话语掷地有声,让一些原本犹豫不决的大臣,也开始反思自己的立场。他们看着崇祯那坚定的眼神,感受到了这位年轻皇帝想要改变现状的决心和魄力。最终,在崇祯的坚持下,减免赋税和开仓放粮的政令得以顺利推行。
然而,崇祯也明白,这只是他改革的第一步,未来还有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在等着他。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崎岖,他都将坚定地走下去,为了大明的江山,为了天下的百姓。
密信惊变,决策出兵
在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里,崇祯正坐在御书房中,仔细审阅着各地呈来的奏折。这些奏折如同沉重的石头,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每一份奏折都在诉说着大明王朝所面临的种种危机:旱灾、水灾、蝗灾频发,百姓流离失所;各地的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势头愈发猛烈;而关外的建奴,更是虎视眈眈,不断侵扰边境。崇祯深知,大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