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公子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庾黔娄心道,上次王扬论南北形势,说得柳憕哑口无言,这次恐怕要颠倒过来了。
庾于陵则听得心惊肉跳,很是担心王扬下不了台,失了颜面。先圣于利义之辨早有定论,柳憕占着圣贤道义,居高临下,势大难挡啊!
谢星涵虽不信王扬会被驳倒,但眉间亦现担忧之色,手指微握。
王扬也不生气,微微笑道:
“瞽者不能享文章之观,聋者不能听钟鼓之声。岂唯耳目有聋盲哉?知亦有之!唐虞之世,风俗淳朴。上如标枝,无临下之心;下如野鹿,无卑缩之态。尊若尧舜,不过夏日葛衣,冬日鹿裘,茅茨不翦,采椽不刮,贵庶之别,岂如今日哉?
于时没有士,也没有大夫,你所津津乐道之‘士大夫’,上推春秋之初,亦非如何高贵之身份。《左传》言:‘士有隶子弟’,即是以自己子弟为仆隶。故杜预注云:‘士卑,自以其子弟为仆隶也。’《曲礼》言:‘问士之子:长,曰能典谒矣;幼,曰未能典谒也。’亦是为隶之证!《说文》谓:‘士者,事也。’幼则为隶,长则任事,何高贵之有?
你以士大夫拟于舜,意其未成士大夫前可求利,成于士大夫则不可,此可谓擂鼓两通,不(扑)通、不(扑)通——”王扬蹙着眉,拖着长音,有如吟读戏词。
座中包括庾易、颜幼成在内,听到此处都忍不住发笑,柳憕则面如猪肝色。
王扬话锋一转,声调恢复正常:“但这是你学问不到,我不怪你。可你说子贡分心商贾故不能及颜回,不能得大道。这就属于事理不明了。譬如我说你柳憕气量不如我大,所以学问不如我高——”
柳憕大怒:“王扬!你竟敢羞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