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9/40页)
理念之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走到书桌前,从一个隐秘的抽屉底层摸出一支许久未用的绘图铅笔和一本空白的速写本。在昏暗的光线下,他凭借着惊人的记忆力,开始在纸上迅速勾勒起来。他画的不是凌瑶的码头,也不是任何具体的建筑。他画的是线条,是结构,是空间,是他内心深处那些被压抑、被扭曲、却从未真正熄灭的火种。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像一场无声的宣告。这场博弈,或许才刚刚开始。而他手中的这支笔,也许会成为他撬动整个棋局的第一个支点。随后的几天,潘特豪斯套房内的气氛依旧是那种精心维持的平静,如同暴风雨来临前海面的诡异宁静。凌瑶全身心投入到海港项目的推进中,会议、应酬、审阅文件,她的日程被排得密不透风,连带着对陈凯的琐碎指令也愈发频繁和不耐。
而陈凯,则在履行完美配饰职责的间隙,小心翼翼地守护着他内心那片新生的、危险的领地。
他的速写本和那支老旧的绘图铅笔,成了他秘密世界的钥匙。深夜,当凌瑶终于陷入短暂的休息,或者白天,当她外出巡视或参加那些他无需陪同的会议时,陈凯会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他不再只是漫无目的地勾勒线条,而是凭借着宴会那晚对蓝图的惊鸿一瞥,以及之后在书房整理文件时不经意间多停留的几秒,开始系统性地复原和优化那个一号码头的防波堤设计。
记忆是他的图纸,经验是他的标尺。他回忆着大学时代学过的流体力学,结构工程学的最新进展——那些曾被他视为珍宝,又被迫深埋的知识,此刻如同沉睡的火山,被一点微弱的火星重新点燃。他没有专业的CAD软件,没有庞大的数据库支持,只有一支铅笔,一张白纸,和一颗在重压下反而愈发清醒和专注的大脑。
他会利用为凌瑶整理项目报告的机会,贪婪地吸收那些地质勘探数据、水文分析报告、材料力学参数。那些冰冷的数字和枯燥的图表,在他眼中,都变成了构建他秘密蓝图的基石。他甚至开始在脑海中进行复杂的应力分析和成本估算。凌瑶要求他将所有重要文件归档,并定期检查有无错漏,这反而为他提供了合理接触这些核心资料的借口。
一次,凌瑶在书房的巨型屏幕上审查最新的模拟动画,演示的是极端天气条件下,现有防波堤设计的受力情况。她眉头紧锁,显然对模拟结果中的某些震荡数据不太满意。陈凯站在她身后,如往常般垂手侍立,目光看似空洞地停留在屏幕上。
这个峰值扭矩,凌瑶指着屏幕上一个闪烁的红点,语气不悦,为什么比预期高了百分之三让工程部门三天内给我解释,并且拿出解决方案。
是,瑶。陈凯应道,目光却在那一瞬间,精准地捕捉到了扭矩峰值出现的具体位置和相关的环境参数。这些信息,与他正在秘密构思的模块化消波块方案中的某个关键计算不谋而合,验证了他一个大胆的设想。
凌瑶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微微侧过头,锐利的目光扫向他:你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