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开皇十六年(596年):杨坚的“绣花针”与“狼牙棒” (第3/3页)
清风明月99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上户一石,中户七斗,下户四斗…”张煊扒拉着算盘,突然拍案大叫:“妙啊!”原来杨坚这招既防了贪官乱收费,又让富户多出粮——长安城东的王百万家存粮够吃十年,多交六斗算什么?而住在城南破庙的刘老汉,少交三斗就能多活半个月。谁说杨坚只会玩权术?这分明是隋朝版“大数据调控”。
【岁末·大兴善寺:未来的种子】
腊月里的长安城飘着细雪,钱夫人抱着刚满月的儿子在佛前还愿。小沙弥递过签文:“此子当持戒律,光耀佛门。”钱夫人啐了一口:“我钱家九代单传,当什么和尚!”她不会知道,这个被嫌弃的奶娃娃,四十年后会成为震动佛门的律宗大师道宣。
与此同时,阎家匠坊里传出清脆的凿石声。三岁的阎立德踮脚摸着父亲雕了一半的石狮,小手在鬃毛纹路上轻轻摩挲——二十年后,这双手将在大唐的宫殿群中留下不朽的印记。而在渤海高氏的祠堂里,族长正对着抓周抓到谏鼓的婴儿皱眉:“高家又要出个愣头青了。”这个叫高季辅的婴孩,未来会在太极殿上把唐太宗怼得下不来台。
【杨坚的“年终总结”】
除夕夜,杨坚站在观星台上俯瞰长安城。远处的突厥大营飘来烤全羊的香气,启民可汗正用隋朝赏赐的金刀分肉。里坊间的社仓堆满新粮,乡正们带着醉意的划拳声隐约可闻。
“独孤啊,你说朕这些手段能管几年?”杨坚突然转头问身后的老太监。独孤罗躬身答道:“陛下圣明,自当流传万世。”杨坚却笑着摇头:“哪有什么万世?能让突厥人老实种地、贪官少刮层皮、娃娃们平安长大,就算对得起这开皇的年号了。”
西北风卷着雪花掠过宫墙,太极殿的铜铃叮当作响。杨坚不知道,他今年埋下的这些“种子”——社仓制度、输庸代役、乡里自治,将会在另一个姓李的王朝开出盛世之花。而此刻,他只想回寝宫喝碗热腾腾的羊肉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