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5/12页)
南边的小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data-fanqie-type=pay_tag>
逐梦长宁续章:大二的蜕变与奋进
专业精进的征途
随着新学期的钟声敲响,杨庭树迎来了大二的学习生活。经过大一的摸索与沉淀,他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热爱愈发深沉,也明确了更具深度的学习目标。这学期,古代汉语、中国现代文学流派研究等课程成为他探索文学殿堂的新阶梯。
古代汉语课上,那些复杂的音韵、训诂知识如同迷宫,但杨庭树乐在其中。为了攻克《说文解字》中的难点,他不仅反复研读原著,还查阅了段玉裁、桂馥等诸多学者的注疏。每一个古文字的演变,每一种语法结构的解析,他都用不同颜色的笔在笔记本上详细标注。在一次课堂讨论中,老师提及之字在古代文献中的多种用法,杨庭树结合自己的研究,不仅阐述了常见的助词、代词用法,还深入探讨了在某些特殊语境下之字所蕴含的语气和情感。他的见解独到,引得同学们纷纷侧目,老师也对他的钻研精神赞赏有加。
而中国现代文学流派研究课,宛如一扇通往近代思想浪潮的大门。从鸳鸯蝴蝶派的缠绵悱恻到新月派的格律之美,从现实主义文学的社会批判到现代主义文学的自我探索,杨庭树在各个流派间穿梭。他尤其对鲁迅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着迷,为了深入理解鲁迅作品的时代意义,他阅读了大量同时期的历史资料、社会评论,试图还原那个风雨飘摇时代的真实面貌。在完成课程论文时,他以独特的视角剖析了鲁迅小说对国民性批判的根源与影响,洋洋洒洒数千字,论证严密,观点新颖,再次获得老师的高度评价,并被推荐在学院的学术论坛上分享。
社团引领新变革
在社团方面,经过大一的努力,墨香诗社已颇具影响力,但杨庭树并不满足于此。他深知,一个优秀的文学社团不仅要有丰富的校内活动,还应具备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平台。
新学期伊始,他带领社团骨干成员制定了一系列大胆的发展计划。首先,他积极联络校外的文学团体和机构,筹备一场跨校的诗歌文化节。为了争取合作机会,他亲自撰写合作方案,详细阐述活动的意义、流程以及预期效果。经过多次沟通与协商,他们成功与周边三所高校的文学社团达成合作意向。
在筹备诗歌文化节的过程中,杨庭树面临着诸多挑战。活动场地的协调、资金的筹集以及节目安排等问题接踵而至。场地方面,他多次与学校后勤处和各学院沟通,争取到了学校大礼堂作为主场地,同时协调各教学楼的教室作为分会场。资金上,他一方面向学校申请专项活动经费,另一方面带领外联部成员与校外企业洽谈赞助。经过不懈努力,他们获得了一家文化公司的部分赞助。节目安排则更是精心策划,不仅有诗歌朗诵、创作分享等传统环节,还增设了诗歌与音乐、绘画的跨界融合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