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熙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她放下糕点,认认真真地看了林时清很久,嘴角带了真诚的笑意:林公子,你可知前世的事林时清愣住,摇头不解。苏锦瑟轻声道:倘若我进了那个门,便数十年在高墙内,困锁一生;外间人只当富贵殊荣,内里却无半点温暖。今生有幸得‘重头来过’,我怎肯再将自由交于人手
林时清望着她,心头掠过未解的微痛。他咬咬牙,定定道:你若不愿,他们便怎也不能逼你。独是……我在一旁,无大能耐,如有危难,愿与姑娘共担。说罢,语塞又羞涩,面色微红,讨巧地递来一块他自做的糯米团子。
她略有动容,看着那团子,突然觉得这世间最好的亲情、爱情,不过是有人肯与己分担风雨。她不再说话,只用笑回应——不是软弱的讨好,而是泛着挣脱后的坦荡欢快。
当晚,铺中灯火明亮。苏锦瑟独坐案旁,摊开账册,一笔笔温心记着魏氏留下的细微生计。雨还在落,却不再是某种压迫和束缚,反而像是替过往洗净了苦涩与怨愁。窗外巷灯昏黄,街头的议论渐息。铺子里,有林时清送来的书信和糕食,有母亲笔迹里留存的慈意,还有她胸口那颗倔强温热的心。
夜深,王府私下送来第二道口信,有家仆偷偷塞进小窗:小姐,王爷实在挂念,只愿你三思……苏锦瑟未拆信封,只把它轻轻推入香炉底下,任信纸渐渐吞噬于余烬。某一刻,她忆起前世苦苦守望王府一纸答疑、朝朝苦盼为女的心迹,再联想到今夜果敢挥别,心头如澄彻碧水泛起一线暖意——自己终于为自己主张一回。
清晨,雨过天晴,苏锦瑟推门扫街。邻人纷纷来看那拒认王亲的奇事,议论声中或佩服、或伤感。她神色不变,扫净门前积水,把刚出炉的桂花糕、蜜枣酥一一摆上柜台,生意比往日还好。有人买糕时低语:苏家姑娘不进王府,倒更像个正经的本地人了。她浅笑不语,将找零递到对方手里:只愿小铺安稳,余生自在。
日后,有王府的老嬷嬷三番五次来劝,都被她以不同巧言婉拒。林时清总在门外等候,偶或帮她搬米挑水,偶或于夜晚帮着点灯织书。街坊笑谈两人气味相投,苏锦瑟听在耳里,笑意温浓,从不再逃避这份简易的欢喜。
而远在王府深宅,淮安王握着手中旧信纸,字迹一行行,想起昔日女儿软声问安与细心持家,无言良久。他的心房里,门第富贵与天伦亲情第一次发生错位。曾以为断了这段父女缘,他就能安享清净;偏偏在一室寂然里,愈发觉得四壁生寒,那旧时暖灯只余人影渺渺。
夜半,京城闹市里魏记糕点铺的灯盏仍旧微微亮着,飘出的桂花香气与檐下余温交织。苏锦瑟合上账册,起身熄灯,将母亲遗照安放于案边,心底安然无波。世道森严,人心自有高墙低谷,她却只认清自身脚下的路,在浮华人潮间寻得一方自在天地。
街角有风,杏花又落一瓣,在月光下盈盈白亮。苏锦瑟拉上木门,轻声自语:今后再无枷锁与虚礼,只为自己活一场。房中悄无声息,却像有谁温柔回望。她顿了顿,终究只是笑,走进新一天的晨曦里,去迎接下一个未知而丰富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