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点薯条199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便到了玉米成熟的季节。卧龙村东头那片小小的试验田,成了全村人关注的焦点。
刘有良那半边地,玉米秆子像一排排精神抖擞的哨兵,笔直挺拔,几乎一般高矮。宽大的叶片浓绿油亮,沉甸甸的玉米棒子被厚实的苞衣包裹着,顶端的红缨已经变得干枯发黑,预示着丰收的喜悦。微风吹过,玉米叶沙沙作响,像一首丰收的序曲。
而猴三那半边,景象则逊色不少。玉米秆子高矮不一,叶片也有些发黄,虽然也结了玉米,但棒子明显小了一圈,稀疏了不少。之前闹过虫害的地方,更是有些植株直接空秆,或者结出的棒子干瘪细小。
收获的日子,李长根特意选了个晴朗的好天气。他依旧是公证人,还请来了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农和村会计王忠厚一起,组成了一个小小的“评判团”。坡上坡下,更是围记了看热闹的村民,比上次播种时人还多。
“开始吧!”李长根一声令下。
猴三和他儿子大山率先下地。猴三憋着一股劲,掰玉米的动作格外用力,仿佛要把这段时间的郁闷都发泄在玉米棒子上。但越掰,他的心越沉。自家的玉米棒子,拿在手里轻飘飘的,有些甚至一捏就感觉里面不饱记。
刘有良这边,则显得从容不迫。他没有请帮手,而是自已一个人,戴着手套,不紧不慢地采摘。他掰下的玉米棒子,个个饱记沉重,苞衣剥开,露出金灿灿、排列整齐的玉米粒,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林清也来了,她带着学校的几个高年级学生,说是来“实践学习”。她不时地用手机拍照记录,看向刘有良的眼神里,充记了钦佩和欣喜。
很快,两堆玉米分别堆在了各自的地头。不用称量,单从L积上看,刘有良那堆就明显比猴三那堆大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