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一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文坛雅事流芳
在繁忙的政务之余,路璜始终对文学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文学创作成为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喜爱写诗,每到一处任职,都会将当地的风土人情、民生百态融入诗作之中,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社会画卷。
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既有对大好河山的赞美,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也有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人民深深的关怀。他的诗充满了人文关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现象,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在各地任职期间,路璜常常与当地的文人雅士交流切磋。他会在闲暇之时,举办诗会。诗会通常选在风景优美的地方,如山林间的亭台、河畔的楼阁等。他邀请城中的文人墨客齐聚一堂,以诗会友。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欣赏着周围的美景,一边吟诗作对,分享创作心得。
路璜在诗会上总是热情地倾听他人的作品,给予真诚的评价和建议。他的见解独到,点评精准,既能指出诗作的优点,又能委婉地提出改进之处,让与会者受益匪浅。他自己也会朗诵新作,与大家分享创作灵感和背后的故事。他的诗作在文人圈中广为流传,深受大家喜爱,许多文人以能与路璜结交为荣,纷纷慕名而来与他交流。
晚年的路璜,将自己一生的诗作整理成册,名为《黔灵山樵集》。这部诗集不仅是他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更是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真实写照。它为后人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路璜的文学才华,与他的为官之道相得益彰,成为了人们口中传颂的佳话。他的诗作,如同璀璨的明珠,在文学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激励着后人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11
告老还乡余晖
光绪十四年(1888
年),路璜已年逾古稀,岁月的沧桑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身体也每况愈下。他深感自己已无法像年轻时那样精力充沛地为百姓做事,于是决定告老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