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一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为了全身心投入备考,路璜将自己几乎封闭在家中的书房里。每日,天还未亮,他便在鸡鸣声中起身,借着微弱的晨光诵读经典。夜晚,万籁俱寂,书房的灯火却依然明亮,他仍在研读史书、练习文章,常常沉浸其中,直至深夜。
除了埋头苦读,路璜还十分注重对时事的关注。他深知,科举不仅仅是对学识的考查,更要求考生对天下局势、民生利弊有深刻的见解。于是,他常常与城中的有识之士交流,参与各种学术讨论和时事分析。他们在茶馆、书院等地,围坐在一起,热烈地探讨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问题,各抒己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在备考过程中,路璜对知识的追求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一次,他在研读《资治通鉴》时,对一段关于朝代兴衰的历史事件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了探寻历史真相背后的深刻启示,他不仅反复查阅家中藏书,还不辞辛劳地前往城中的藏书楼,借阅相关的古籍文献。他仔细比对不同史料的记载,分析其中的异同,与父亲及友人展开激烈讨论,力求还原历史的全貌,并从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这种对知识的执着追求,让路璜的思想更加深邃,文章也更具内涵。
随着乡试日期的临近,路璜的准备也越发充分。他深知,科举之路充满艰辛,但他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为百姓谋福祉的坚定决心,无畏前行。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在科举中崭露头角,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4
乡试折桂荣耀
乡试之日终于来临,路璜怀揣着紧张与期待,早早地来到了考场。考场外,考生们神色各异,有的紧张焦虑,有的自信满满。路璜深吸一口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稳步踏入考场。
考场上,气氛凝重,考生们正襟危坐,等待着考题的发放。当试卷摆在面前,路璜快速浏览了一遍题目,心中顿时有了思路。他提起笔,略作思考,便开始奋笔疾书。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路璜全身心地投入到考试中,一篇篇精彩的文章在他笔下诞生。
他的文章不仅文采斐然,用词精准,对仗工整,展现出深厚的文学功底,更蕴含着对治国理政、民生关怀的深刻见解。在论述如何治理地方时,他结合自己对各地风土人情的了解,提出了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策略;在探讨国家发展时,他强调了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性。这些观点新颖而务实,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与睿智。
发榜之日,毕节城万人空巷,人们纷纷涌向榜文处。路璜随着人群挤到榜前,目光急切地在榜单上搜寻。当他看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高中举人时,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他知道,自己多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