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11/17页)
奇久二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年,一千多个日夜。每一天都浸在汗水里,泡在风霜里。我的脸,被山风和日头刻上了更深的沟壑,粗糙得像老树皮。手上的茧子,一层叠一层,厚得刀割上去都未必有感觉。可我的腰包,不再是干瘪的。那本厚厚的、用麻线装订的账本,密密麻麻记满了歪歪扭扭的数字。每一笔收入,哪怕只有几分几毛,都记得清清楚楚。那是我和小梅活命的底气,是我一点点从泥坑里往外爬的脚印。
山货的生意越做越熟。我不再只靠碰运气。哪片山坳几月出什么蘑菇,哪条野径几时野果最甜,我心里都画了张图。我还摸索着跟县里几个小饭馆搭上了线。晒干的野山菌、山核桃、毛栗子,他们稀罕得很,给的价比供销社高出一截。城里人吃个新鲜,图个山野味儿。
破烂摊子也变了样。我不再是那个推着破板车、扯着嗓子满村吆喝的破烂李了。靠着攒下的钱,加上一点点从信用社贷来的款子(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借钱,手抖着按下的手印),我在村东头靠近大路的地方,盘下了生产队废弃的一个旧仓库。地方不大,土坯墙,茅草顶,胜在位置好。我把里面清理干净,用石灰水刷了墙,地上铺了层碎砖头防潮。
我请村里的木匠,用便宜的木料打了几排结实的大架子,分门别类:废纸区、废金属区、废塑料区、旧衣物区…仓库门口,挂上了一块我自己刷了白漆的木牌子,用黑墨汁笨拙地写着几个大字:卫国废品收购站。字写得不好看,像螃蟹爬,但够大,够醒目。
开张那天,没什么鞭炮锣鼓。我把村里几个平时总把破烂攒着给我的老主顾请来,一人塞了一包大前门。李大娘特意煮了一锅红薯稀饭送来,热乎乎的。
卫国啊,出息了!开起收购站了!李大娘笑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儿夸。
大娘,多亏了您帮衬!我真心实意地说。没有她当初帮我照看小梅,我连山都进不了。
收购站开起来,省了我多少脚力!乡亲们直接把破烂送上门,我省下时间,就能进山找更多山货,或者去更远的村子收东西。我还雇了邻村一个老实巴交、家里也困难的后生帮忙看店、整理分类。我给他开工资,管一顿午饭。他干得很卖力。
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那个厚厚的账本,翻过一页又一页。终于有一天晚上,哄睡了小梅,我坐在昏黄的煤油灯下,把账本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加了一遍又一遍。手指头因为激动有点不听使唤。当那个数字最终清晰地定格——一万零三百六十七块五毛二!我盯着它,眼珠子都不会转了。心在腔子里咚咚咚狂跳,撞得肋骨生疼。一万块!万元户!我真的成了村里第一个万元户
一股滚烫的热流猛地从脚底板直冲上天灵盖!我猛地站起来,膝盖撞在炕沿上,生疼,可我一点感觉都没有。我大口喘着气,在狭小的屋子里来回走了好几圈,像一头困在笼子里的兽。想喊,嗓子眼却被什么东西死死堵住,发不出一点声音。只有粗重的呼吸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眼泪毫无预兆地涌了出来,滚烫滚烫的,砸在粗糙的账本封皮上,洇开一小片深色的湿痕。我赶紧用袖子狠狠擦掉。不能哭!李卫国,你得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