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朝这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墨书抽了抽鼻子,对我点了点头。她用袖子擦了擦眼角,又拿起针线,继续绣她的竹子。
我重新拿起母亲的药理古籍,但目光却无法集中在书页上。那个神秘的妇人,那个小盒子,母亲病情迅速恶化……这些新的碎片,让我心中的疑惑更加强烈。虽然我还无法将它们与任何具L的“被害”联系起来,但它们
地指向了一件事——母亲的死,或许不像表面那么简单,其中或许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
我决定将墨书今天告诉我的这些信息,也详细地记录在我的秘密账本里。时间、人物特征(即使模糊)、事件(夜访、小盒子、病情变化)……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都可能是将来解开谜团的关键。
母亲去世时我尚且年幼,许多事情都记不清了。墨书虽然与我一通经历,但她毕竟只是个小丫头,能记住的也有限。沈府里应该还有许多年长的仆役,他们在这里干了一辈子,耳濡目染,肯定知道更多陈年旧事。
特别是那些曾在母亲院子里伺侯过的老人,或是祖母身边的老人,他们可能知道更多的内情。但要向他们打听,必须格外小心。他们都是在沈府生存多年的老油条,对内宅的凶险心知肚明,轻易不会多嘴。我需要找到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方式,让他们愿意开口。
我脑海里闪过幽篁居的李婆子。她虽然话不多,但每天都在院子里洒扫,对府中各处下人的情况应该有所了解。或许可以先从她这里试试?当然,不能直接问母亲的事情,要从其他的闲聊入手,慢慢拉近关系,再旁敲侧击。这需要耐心,更需要技巧。
想到这里,我心里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我不能坐以待毙,也不能任由对母亲的疑惑和思念在心底发酵。我必须主动出击,一点点地收集信息,一点点地拼凑出母亲生前最后的日子,以及她为何会遭遇不幸。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我必须先在这个家里站稳脚跟,让自已不再是那个可以被随意克扣和打压的庶女。只有拥有了足够的自保能力和一定的地位,我才能去探寻那些被隐藏的真相,才能有机会为母亲……为母亲澄清当年的无奈。
我重新翻开药理古籍,这次更加专注。这本书里可能藏着与母亲病况相关的线索,也可能教会我如何在险恶的环境中辨别潜在的威胁。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在我心中反复回响。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知识和智慧,是我最锋利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