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晨起偏殿绘筒仪 君臣对谈话玄机 (第2/4页)
研墨的中年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望看着图纸上那如同后世伸缩式望远镜一般的结构,眼中露出惊奇之色:“官家巧思!如此一来,确是轻便了许多。只是……这数节套管,如何能做得既严丝合缝,又能伸缩自如?若是松了,怕是影响观瞧;若是紧了,又不易拉伸。”
“这便是朕今日要琢磨的关键了。”赵桓沉吟道,“朕前世……呃,朕曾在一本古籍上见过类似的机巧,乃是用一种极富韧性的皮革,或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厚纸,将其卷成筒状,再用鱼胶粘合,外层涂以生漆,使其既轻便又耐用。只是这套叠之处的密合,确是个难题。”
他前世虽然算不上什么学霸,但好歹也是信息爆炸时代过来的,望远镜的结构原理,多少也曾在网络上、科普读物里见过。单凸透镜作物镜,单凹透镜作目镜的伽利略望远镜,或者双凸透镜的开普勒望远镜,他脑子里都有个模糊的印象。但真要自己动手做,那就抓瞎了。好在他现在是皇帝,只需要提出概念和方向。
“皮革?厚纸?”张望瞪大了眼睛,“官家,此等软物,如何能承载那精贵的琉璃镜片?且不说日晒雨淋,便是稍有磕碰,怕是也要损毁了。”
“朕说的不是寻常皮革纸张。”赵桓解释道,“朕记得有一种‘油浸纸’,或是用多层麻布以漆胶粘合,其坚韧不下于薄木。至于皮革,若选用上好的牛皮,鞣制得当,再辅以骨圈或竹圈定型,亦未尝不可。”
他又在图纸上画了几个小小的凸起和凹槽:“你看,若是在这每一节管子的接合处,设下此等卡榫,或是用细密的丝线缠绕增加摩擦,或可解决伸缩与密合的问题。”
赵桓一边画,一边自言自语:“筒身材质……宋代有什么合适的?竹子太易开裂,受潮变形。木头……太重,且加工不易。铜铁?太沉,且耗费甚巨,若只是原型试制倒也无妨,但若要军前大量使用,成本便是个大问题。”
他想起宋代发达的漆器工艺和造纸术。
“张望,你去将作监问问,可有擅长制作精巧漆器,或是能将纸张做得既轻且韧的匠人?”赵桓吩咐道,“特别是那种能用于制作军中箭羽筒、或是文书卷轴筒的,其材质定有可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