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学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按说,这‘青苗钱’春借一缗,秋还一缗三,看着比民间三分利要轻些。”
定王赵桓接过那枚糖渍铜钱,仔细端详着。
只见陈太初指尖稍一用力,糖衣破碎,露出钱身刻字。
陈太初指着那刻字继续说道:“可实际上呢,官吏强行摊派,五口之家必定要贷三缗。
这还不算,更有甚者……”说着,他又取出数枚钱币并排摆开,“春天放贷的时候,用陈米折算成新米的价格,到了秋收,却又把新谷压成旧谷的价格来回收。
如此里外层层盘剥,实际利息何止翻倍!”
赵桓看着那几枚铜钱,心中大为震动。他虽身处皇室,知晓民间存在一些问题,但听到陈太初如此详细地描述这些苛政弊端,才真正意识到百姓所承受的苦难之深。
这些问题看似只是局部地区的个别现象,实则反映出整个朝廷吏治的腐败和政策执行的扭曲。而这一切,无疑都在动摇着大宋的根基。
赵桓举起那枚糖渍铜钱,对着月光仔细端详,满脸疑惑地说道:“王荆公的《青苗法疏》里明明讲得清楚,此法意在‘抑兼并,济贫弱’,怎么会变成如今这副模样……”
陈太初微微点头,神色凝重地以糖水在车窗上勾画着,缓缓说道:“这法本身并无过错,只是在施行过程中出了偏差。就好比制作糖霜,需经过九蒸九晒方能得到洁白的糖霜。青苗法若只是借贷给那些真正有需要且自愿借贷的人,假以十年,必定能见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