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让人如何安生 (第13/18页)
寂寞竹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自从觉醒前世记忆后,大部分都能应对自如,唯独计时和交通让他感到不适。前世的他事事追求精准到分钟,比如准时起床、准时吃饭、准时睡觉……
如今,他必须提前很长时间做准备,以免错过时机。
因此,他打算买块手表,否则生活将极不方便。
同样,交通问题也困扰着他。这个时代车马缓慢,全靠步行不仅耗时,还容易误事,于是他决定买辆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
购买手表和自行车,百货大楼是最佳选择。三年前开业的四九城百货大楼被誉为华夏第一店,开业当日因人流过多,挤掉的鞋子就装了好几筐。
据说,其他商场没有的商品,这里可能有;而百货大楼没有的商品,别的地方也基本找不到!
原以为只有钱就能买到手表和自行车,殊不知在1958年的北京,这两样东西无需票证即可购买。李卫国最初也有这样的误解,直到进入中专学习后才明白**。
根据史料记载,北京市自1959年7月起对手表和自行车实施凭购买券供应的方式。商业部门依据货源状况,不定期向各单位发放一定数量的购买券,再由单位分配给最急需的员工。由于资源有限,很多单位采用抽签方式分配购买券,而获得一张自行车票的喜悦堪比如今摇中车牌号。
到了1964年12月,虽然手表和自行车按市场价开放供应,但由于供应紧张及价格高昂,自行车依然不易获取。
回顾自行车的销售历程,建国初期物资匮乏,车辆供不应求。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推进,工业快速发展带动自行车产量激增,曾出现短暂的供过于求现象,**甚至鼓励民众购买。然而,到了五年计划后期,随着民众收入提高,自行车再度成为抢手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