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醒的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在这时,老厂长匆匆赶来:周主任!怎么亲自下车间了走,去我办公室喝茶,刚到的龙井...
周副主任被半推半就地请走了,马德彪临走时狠狠瞪了赵铁柱一眼。许卫东赶紧上前:师傅,没事吧
赵铁柱摇摇头,声音沙哑:看见了吧,这就是现在的风气。技术不重要,重要的是政治站队。他拍了拍许卫东的肩膀,明天苏联专家来,你机灵点,别让人家把我们看扁了。
第二天,红星机械厂张灯结彩,大门上挂起了中俄双语的欢迎横幅。全体职工穿着最干净的工作服,列队站在厂区主干道两侧。许卫东站在技术组队伍里,不时张望,寻找王秀兰的身影。
九点整,三辆伏尔加轿车缓缓驶入厂门。从车上下来的苏联专家个个身材高大,穿着笔挺的西装,与周围灰蓝一片的中方人员形成鲜明对比。厂领导们热情地上前握手,马德彪作为翻译忙前忙后——许卫东这才知道他还懂俄语。
欢迎仪式后,专家团分成几组下车间考察。负责接待齿轮加工组的正是许卫东和马德彪。为首的苏联专家是个花白胡子的老者,自我介绍叫伊万诺夫,是莫斯科机床厂的资深工程师。
当看到许卫东展示的改良齿轮时,伊万诺夫眼睛一亮,通过翻译问了许多技术细节。许卫东一一作答,还现场演示了加工过程。伊万诺夫频频点头,不时用俄语和同事交流。
他们说我们的方法很有创意,一个清亮的声音突然用流利的俄语插进来,特别是刀具角度的设计,解决了他们一直头疼的毛刺问题。
许卫东惊讶地转头,看见王秀兰不知何时站在了旁边,正用俄语和伊万诺夫交谈。她今天穿了件干净的工装,辫子梳得整整齐齐,说起俄语来落落大方,完全不像个二级车工。
你会俄语许卫东瞪大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