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泽城的追云真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科举考场的舞弊之风,比他预想的更汹涌。新晋官员们虽顶着寒门出身的名号,却在入朝后迅速与旧权贵勾结。他们效仿曾经厌恶的手段,利用科举门生关系网,形成新的利益集团。陈默还记得上个月的早朝,当他提出要严查科举舞弊时,那些曾经被他亲手提拔的官员,竟集体沉默。
夜幕降临时,陈默乔装来到京城最热闹的茶楼。二楼雅间里,几个新科进士正在推杯换盏。张兄这次主考,可是捞得盆满钵满啊!有人笑着打趣,听说江南盐商的公子,花了万两白银才买了个二甲哄笑声中,陈默握紧腰间玉佩——那是父亲留给他的遗物,此刻却烫得灼人。
回到府中,陈默翻出科举初立时的章程。泛黄的纸页上,公平取士四个大字刺得他眼眶生疼。他提笔想修改条例,笔尖却悬在半空迟迟落不下去。窗外的桂花香混着秋雨飘进来,他突然想起苏砚曾说过的话:当规则的制定者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所谓新制,不过是旧枷锁的另一种模样。
更鼓声响起时,陈默在书房立了道密令:凡参与科举舞弊者,一律革职查办。可墨迹未干,皇帝的口谕便到了——三皇子举荐的官员牵涉其中,需从轻发落。陈默望着宫中来使远去的背影,终于明白这场改革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他以为打破了旧的规则,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新规则的囚徒,而那些曾经被他视作希望的寒门学子,也在权力的腐蚀下,变成了新的权贵。
故技重施的轮回
陈默站在殿试的主考台上,看着下方排列整齐的考生,恍惚间仿佛回到了多年前那个改变命运的朝堂。如今的他,已不再是那个跪在丹墀下瑟瑟发抖的寒门学子,而是手握天下学子前途的主考官,可这份荣耀却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沉重。
陈大人,这是陛下钦点的前三名卷子。副手将卷轴呈上来,语气恭敬却暗藏玄机。陈默展开第一份卷子,工整的小楷写满治国方略,可字里行间的谄媚之意却让他皱眉——文章通篇都在歌颂当今圣上的英明神武,对实际问题避而不谈。他心里清楚,这定是某位权贵子弟的答卷。
想起前日三皇子来访时的情景,陈默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三皇子笑着拍着他的肩膀:陈大人,这次殿试可要多多关照我推荐的人啊。话语中看似亲切,实则带着不容拒绝的威胁。而他,竟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
放榜那日,京城百姓议论纷纷。本该名列前茅的寒门才子名落孙山,取而代之的是一众官员子弟。街头巷尾,有人痛骂科举制也成了权贵的玩物,有人却摇头叹息:天下乌鸦一般黑,新制旧制又有何区别这些话传到陈默耳中,如同一把把利刃,剜着他的心。
为了平息民怨,陈默决定效仿当年旧制下官员的做法——制造舆论,打压异议。他指使亲信在茶楼散布谣言,称落榜考生是因文章犯了忌讳;又以蛊惑民心的罪名,将几个带头抗议的学子投入大牢。当他站在天牢前,看着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变得憔悴不堪,心中竟闪过一丝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