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3/7页)
深邃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赵国,苏秦向赵肃侯分析:山东之国,莫强于赵,赵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数年……秦之所害于天下者莫如赵,然而秦不敢举兵伐赵者,畏韩、魏之议其后也。今秦攻韩、魏,无有名山大川之限,稍蚕食之,传国都而止。韩、魏不能支秦,必入臣于秦。秦无韩、魏之规,则祸必中于赵矣。他建议赵国联合六国,六国从亲以摈秦,则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东矣。赵肃侯大喜,封苏秦为武安君,资助他游说其他四国。
苏秦又相继说服韩宣王、魏襄王、齐宣王、楚威王。公元前333年,六国在洹水之滨会盟,苏秦被任命为从约长,佩戴六国相印,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苏秦衣锦还乡时,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尽显世态炎凉。
第四章:长平血色残阳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占韩国野王,将韩国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切断。韩桓惠王惊恐之下,欲将上党献给秦国求和。但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他对百姓说:秦蚕食韩地,韩不能应。上党去韩远,道绝,其吏民皆安为赵,不欲为秦。于是将上党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
data-fanqie-type=pay_tag>
赵孝成王召集群臣商议,平阳君赵豹认为:圣人甚祸无故之利。秦蚕食韩氏地,中绝不令相通,固自以为坐而受上党之地也。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秦服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小弱顾能得之于强大乎此甚天下之祸也,不如勿受。而平原君赵胜却主张接受: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岁未得一城也。今以城市邑十七币吾国,此大利也。赵孝成王最终采纳赵胜的建议,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接收上党。
秦国得知消息后,大怒,派左庶长王龁率军攻打上党。上党百姓纷纷逃往赵国,廉颇在长平收容难民,并构筑防线抵御秦军。秦军多次进攻,赵军坚守不出,双方陷入长达三年的对峙。赵孝成王因战事久拖不决,又不满廉颇坚壁不出的策略,再加上秦国使用反间计,散布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的谣言,于是不顾蔺相如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的劝阻,以赵括取代廉颇为主将。
赵括自幼熟读兵书,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但缺乏实战经验。他到任后,改变廉颇的作战部署,主动出击。秦国则暗中启用白起为上将军,指挥秦军。白起佯装败退,引诱赵括追击,然后派两万五千奇兵切断赵军后路,又以五千骑兵分割赵军主力与辎重部队。赵军被围困在长平,断粮四十六日,士兵相互残杀为食。赵括组织四支突围部队,亲自率精锐部队强行突围,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军大败,四十万降卒被白起坑杀于长平,流血成川,沸声若雷,赵国从此元气大伤,山东六国再无力单独对抗秦国。
第五章:荆轲刺秦悲歌
公元前230年,秦国灭韩;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攻破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灭亡,燕国危在旦夕。燕太子丹曾在秦国做人质,受尽屈辱,他深知秦国贪戾无厌,非尽亡天下之国而臣海内,必不休矣,于是决心招募勇士刺杀秦王嬴政,以挽救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