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4/9页)
深邃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六章:万邦来朝
贞观四年,李靖率领唐军以雷霆之势大破东突厥,生擒颉利可汗。这场战役震动了整个北方草原,曾经不可一世的东突厥汗国彻底覆灭。消息传回长安,长安城百姓欢呼雀跃,唐太宗更是意气风发。东突厥的灭亡,不仅消除了唐朝北方的一大威胁,更向周边各国展示了大唐的军威。
data-fanqie-type=pay_tag>
东突厥灭亡后,周边的铁勒、回纥、薛延陀等部落纷纷遣使入朝,请求归附唐朝。他们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表示愿意接受唐朝的领导。唐太宗欣然应允,在漠北地区设立了羁縻府州,以当地部落首领为都督、刺史,保持他们原有的统治地位,但需接受唐朝的册封和管辖。这种开明的民族政策,既维护了边疆的稳定,又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随着唐朝声威远播,来自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商队和使者也纷纷踏上了前往长安的道路。贞观九年,大食(阿拉伯帝国)使者首次抵达长安,带来了精美的珠宝、香料和先进的天文历法知识。唐太宗热情接待了他们,并允许大食商人在长安设立商馆,进行贸易活动。
在长安的西市,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奇珍异宝。波斯的地毯、罗马的玻璃器皿、印度的香料、日本的漆器等琳琅满目。商人们用不同的语言交流,各种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交融。西市的热闹景象,成为了大唐盛世开放包容的生动写照。
贞观十五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使者禄东赞来到长安,向唐太宗求娶公主。唐太宗为了加强与吐蕃的友好关系,决定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了大量的书籍、种子、工匠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她的到来,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加强了汉藏两族人民的友谊。从此,唐蕃之间使者往来不断,关系日益密切。
第七章:贞观朝堂风云
贞观年间,朝堂之上人才济济,但也并非风平浪静。随着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一些政治上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
房玄龄和杜如晦作为贞观年间的重要宰相,为国家的治理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人的身体状况逐渐下降。杜如晦在贞观四年因病去世,年仅四十六岁。杜如晦的离世,让唐太宗悲痛不已,他感叹失去了一位得力的谋士。此后,房玄龄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独自一人支撑着宰相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