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朗懂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一刻,陈默的手机屏幕骤然一亮,冰蓝色的提示框在夜色里愈显冷清:检测到对方幸福指数跌破临界值,建议启动分手补偿方案。算法的语气永远温和中立,仿佛医生递过一张绝症诊断书时那种疏离和恐怖。
陈默呆住了。他手指僵硬,屏幕的微光在指节上投下细微的影。他的心里像被什么碰了一下,不疼,只是麻麻的,冰凉像一颗刚出冷藏的青苹果。林夏正在他对面,看不到屏幕的内容,只见到他一瞬间的失神。
林夏的脸庞微微发亮,映着烟火的虚幻色泽。她的眼睛里有光,有夜色,也有陈默从未看懂的深意。两人之间,空气仿佛也变得数字化,轮廓清晰,氛围却空洞。
怎么了吗她温柔地问,语气还是程序规定的温度,但有一点人与人之间的迟疑。
陈默却忽然觉得,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恋爱模式,他们早已交出太多情感的主控权。恋爱数据化,算法每日推送情绪报告,幸福指数、亲密度、矛盾概率,所有波动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每次争吵、每次和好,智能系统都会记录并分析,像一台无休无止的心跳监测仪。
可真正失控的时候,数据却成了冷漠旁观者。
我们……是不是也快到算法的尽头了陈默小声问自己。他望着林夏,忽然发现她的轮廓在虚拟烟花下变得不真实——仿佛一伸手就能穿透过去,碰到她背后的孤独。
陈默,你在想什么林夏又问,带着一点点不安。她的幸福指数真的跌破了临界值吗还是只是系统的臆测在数据化的世界里,连不安都要被数字化、被量化,成为冷冰冰的报告。
陈默想起他们恋爱的最初,也是系统撮合的——相似的兴趣曲线,兼容的生活节律,甚至还有心理适配度的推演。恋爱仿佛可以像拼搭积木一样精确预演。可真实的感情,却总有无法预测、无从建模的变量。
他记得林夏有时候会在早晨突然沉默,理由是昨夜梦见了初中时代的自己。那种莫名的落寞无法用任何幸福指数解释。她也会在月末一起分账时忽然笑起来,因为那个数字最后多出一分钱,像生活里故意留的一个小洞口。陈默发现,这些异常值才是爱情的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