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一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小雨在桥上打了几个电话,由于距离太远,又是在户外,韩江听不见任何声音。只能跟下去,看看她到底要见什么人,这才是最要紧的。
江北的地形不如南面平坦,道路崎岖起伏,路两边除了零星的几家餐馆和商店,其余全是居民自建的房屋,没有什么规划可言。条件好一些的建了二层的小楼,大多数依然是一层的民房。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搬到江南去住,让本就落后的北面更显得丧失了活力。
朱小雨在胡同中左转右转,走向了一座低矮破旧的砖瓦房,一堆煤堆放在院落一旁,门口拴着一条黄狗。朱小雨推开生满铁锈的院门,狗拼命地嚎叫着。
韩江确定她进了那座房子以后,快速地绕到了房屋后面的小路上。想从这房子的后窗上看看里面的情况。
老旧的窗户,无法抵御冬季的寒风,只好用塑料薄膜封在窗户上,道理和温室大棚差不多。韩江贴着房子的后墙,蜷缩在后窗下面,微微抬起头,窥探屋里的情况。可是隔着窗户上的塑料薄膜,像加了一层滤镜,再加上室内外温差过大,窗户上结了一层霜,根本看不清屋内的情况。
还好,不到五点钟,天就黑了下来,屋内亮起了灯光。韩江干脆把窗户外的塑料纸撕开了一个口子,再用手指按在窗户边缘上,把玻璃上的冰霜融化出一道缝隙,这回总算去掉了虚化的滤镜。
屋内的陈设还是停留在九十年代的样子,唯一有现代感的就是一台液晶电视,放置在暗红油漆的木质家具上。墙上贴着伟人画像,还有几张小孩子光着屁股、抱着鲤鱼的年画。四周是很久没有粉刷的墙面,以及污迹斑斑的暖气片。
狭小的空地上,摆放着一张桌子,上面的饭菜升腾着热气。桌上除了朱小雨以外,其余都要比她年长很多。朱小雨坐在靠门的位置,微微低着头。半头白发,后背有些佝偻的男人坐在火炕上,其余还有几个中年男女围坐在桌子旁。
屋内的低声对话让人无法分辨,但桌上的每一个人都神情严肃。男人们小口喝着杯中的白酒,几个女人一边吃着饭,一边对着朱小雨说着些什么。朱小雨双手放在桌子下面,一直未动碗筷。韩江试着把耳朵贴近一些,可还是只能听到谈话余音中的嗡嗡声。
这时,坐在火炕上的最年长的男人用手指着朱小雨,怒吼一声你这是不孝!声音穿透玻璃,这句话韩江听得很清楚。桌上的人沉默了一阵,又开始了讨论。其中有些人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言语激动之处,韩江能够大致判断的是他们在说房子还有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