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果不清洗,那三朝衰弱、四朝纷争、五朝苟延残喘、六朝山河破碎…异族入侵的历史怪圈,岂非又要重演?
“圣上!”房玄龄何其聪明,瞬间便猜透了杨侗心中的担忧,沉吟了一下,说道:“微臣认为有些事情是可以找出一定规则的。”
“你说。”
“喏!”房玄龄说道:“大隋立国之前,南北分割数百年,这段战乱不休的时间内,割据一方的小朝廷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不仅到处开战,还纷纷将敌对势力抹黑,使彼此之间的仇恨、隔阂进一步扩大,到了高祖文皇帝立国,这分仇视与隔阂,是我大隋之内忧,外患则是东至辽水、西濒里海、北至北海、南临妫水的突厥汗国,那时候的大隋形势异常严峻,需要仰仗军武为重、大隋根基的关陇贵族,只好步步妥协,以贬低效忠过齐朝的山东士族、效忠过陈朝的南方士族的方式,来满足关陇贵族的利益,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效果,可当突厥分裂、势弱的时候,大大小小军官皆为关陇贵族子弟门生,就拿宇文述来说,他有三千假子,其中大部分人都在军中任职,这个关陇贵族的后起之秀尚未如此,独孤、元、李、赵、窦等等根深蒂固的关陇贵族,对军队渗透和影响可想而知,这些人若是联手,当时的大隋形势堪忧。到了武帝御极登基,声势浩大、掌控全的关陇世家已成最可怕的猛兽,于是武帝反其道而行之,借助山东士族、南方士族之力,瓦解、削弱关陇贵族。然而山东士族、南方士族在统一之战、文帝一朝受到了严重削弱,根本就不是关陇贵族的对手,更不敢与之为敌,于是三者慢慢走到了一起,合力针对皇族、针对武帝提拔上来的心腹大臣,武帝势单力薄,故而大力提拔寒族,可惜已经被人掌握的权力是无法收回的。科举制更非灵药,世家门阀之所以长盛未衰,是因为他们掌握文化传承,为了对抗这些名门高第,武帝确实通过科举提拔一批寒门庶族,但这力量实在弱小,根本不足以撼动已经形成的体系,甚至考出来的寒士,或是为名利、权力、志向,投靠了各大派系。一个个世家门阀,以前是以门荫入仕,一开始不屑也不愿科举入仕,当他们发觉不可逆改,与寒士竞争之时,寒门又有几人能考得过他们?”
“他们一旦参与科考,凭着深厚家风和文化传承,已经占尽优势,甚至不用作弊,就能稳胜寒士。您看武帝时期考出来的考生,九成以上都是名门子弟,原因便在这里。”
“再者,寒门出身的官员,一开始确实敌视世家门阀,可仇富只是因为羡慕,因为他也想富,所以等他成了富的一员,很快就被归化,与当初对立的世家门阀成为盟友。世家门阀只要放低一点点姿态,这些寒门出身的官员,会抢破头的去做的女婿、去与他们结交,籍以抬高自己的出身,最终被同化为世家门阀的‘外戚’。也只有这一场动荡的大战乱,才使圣上有了彻底毁掉世家门阀的希望、彻底的将官场的旧势力清洗出局,然后把寒士拉到权力的中心,让大家在同一个起点上竞争。”
听到这里,杨侗问道:“然则,这与当了老鼠的世家门阀又何关系?”
房玄龄说道:“世家门阀受到我大隋王朝打压之后,他们经过多年适应和准备,已经适应了新的生存方式,隐姓埋名参与科举是一方面,吸纳寒庶人才为己用是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