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8/36页)
静心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林羽站在临时改造成实验室的西厢厢房里,鼻尖萦绕着草木汁液混合的清苦气息。案台上摆着七八个粗陶研钵,里面是晒干的茜草根、苏木碎块、蓝靛泥和从药铺购得的明矾、皂角灰。他捏着竹片将茜草粉末与温酒混合,
watched
as
the酒液渐渐析出绛红色素——这是现代植物染料萃取的基础原理,利用相似相溶提取有效成分。
一、秘方破茧:三重固色工艺
家主请看,这是『三色定染法』的核心。三日后,林羽将三块染好的布料铺在檀木案上:正红如朝晖凝露,靛蓝似深海落霞,鹅黄像初绽金菊,边缘用白矾水绘着缠枝纹,入水三浸三晒竟未晕染分毫。苏震天指尖划过布料,触感柔韧,色泽比寻常染布明亮三分,更奇的是搓揉后掌心未留半点色渍。
普通染布易褪色,是因色素未与纤维结合。林羽指着石臼中黏稠的媒染剂,我用明矾(硫酸铝钾)和皂角苷熬制黏合剂,先让布料浸『白汤』(含铝离子溶液),再入染缸吸附色素,最后用草木灰水(碳酸钾)固色——铝离子作桥梁,让色素分子嵌进纤维缝隙,就像榫卯咬合般牢固。他又取出一小瓶透明液体:这是用酒糟发酵的醋酸,染深色时加入能加速反应,比传统日晒固色快三倍。
二、匠艺革新:流水线雏形
染坊改建时,林羽画了张三尺高的流程图:青壮汉子在浸练池用草木灰水脱除生丝油脂,女工在调色间按配方研磨染料,孩童用细纱网过滤染液,老师傅在染缸区控制水温——他将现代化工的流程控制理念融入其中,每个工序立牌标注时辰、用料比例。
最关键的靛蓝染缸曾让老匠人们直摇头:传统蓝染需每日搅缸维持活性,稍有不慎便发臭作废。林羽却让学徒往缸中投入陈年米酒和熟石灰,这是还原反应,把不溶于水的靛蓝变成可溶的靛白。他手持长木桨匀速搅动,缸底沉淀的蓝色颗粒渐渐化作青灰色溶液,以后每日卯时、申时各搅半个时辰,勿用蛮力,顺逆时针交替——就像给染缸『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