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元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身为大魏女帝唯一的子嗣,益州巴县起了叛乱,乱民占了一县更杀了县中的县令,如此猖獗的情形,曹盼竟然让曹恒赶赴益州。
夏侯氏与曹氏的那些早年随武帝征战沙场如今已经致仕在家的老将老臣商量着纷纷入宫去见曹盼,就曹恒往益州巴县去的事想说服曹盼改主意,可惜无一不是无功而返。
哪怕是武帝在时,曹盼决定的事武帝都拿她没办法。况且在曹恒的事情上,曹盼向来不管旁人怎么想怎么看,只坚持自己的做法。
比如当初曹盼在北地安定,国力得振且粮草充足的情况下,只剩下蜀汉未平,于昭宁七年发兵益州,那时曹恒才四岁,曹盼就带着曹恒上战场,说是以战地为启蒙,让曹盼见识见识什么是战场。那时候反对的人比现在更多,曹盼还不是一意孤行的带着曹恒上战场转了一圈。
亏得曹恒身体结实又有曹氏和夏侯氏的祖宗保佑,要知道曹氏与夏侯氏的族人那是生怕曹恒有半点差池。
主要是曹盼认死理,她认下的夫婿只一人,哪怕那人与她对峙了一辈子,几次交手又为平生大敌,曹盼也没有选另一个夫郎。纵然登基称帝,为了大魏的血脉,为了大魏的江山得以传承,曹盼生下了曹恒。哪怕不知道曹恒的父亲是谁,曹氏与夏侯氏的族人都只在心里一声一声地喊着祖宗保佑,就算曹恒是个女郎,但有曹盼这样的先例在,他们都松了一口气。只要曹盼生出来了,男的女的,那都是他们的希望。
回想那些年天天巴望盯着曹盼肚子的情形,不堪回首啊!
这次一看曹盼竟然派才十二岁的曹恒去益州,去刚刚巴县平定叛乱,哪怕曹盼一个又一个的驳了他们的提议,甚至有人更想代了曹恒去益州,还是源源不断的人入宫想要说服曹盼改意。曹盼对此只问了一句,“今日阿恒去平乱,你们能代了她去,将来朕将这个天下传了给她,她是不是也得求着别人帮她治?”
没有直接说你们将来是不是也要代她治天下已经很委婉,那还是顾念着情份曹盼口下留情了,言外之意谁还能不清楚?